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好女难嫁 > 第108章 第108章 108章 略

第108章 第108章 108章 略

    揣崽儿了。

    头三个月悄不声儿的过了, 自家事自家知道,主子们不往外说,丫头更不敢往外头说, 于是大家都知道的时候, 玲珑的小腹己凸出了圆弧,像顶了个龟壳似的。

    徐知安知道的更早,他一直记得玲珑来癸水的日子, 那个月迟了五六天,玲珑还不自觉,他心里就有了约摸, 不过他身上的事务繁杂, 不能歇着陪玲珑, 就想着趁玲珑的身子还轻便时, 尽快处置一些事务,日后也能挤出些时间陪她。

    他还是会经常进山,不过隔个三五天就会回来一趟, 每次回来, 都会带些山里的新鲜物什回来,花花草草的带不老少, 酸死人的青果子甜草根什么的, 也是半篓半篓的装回来,挑挑拣拣, 捡好吃的给玲珑, 不太好吃的就给众人分了。

    人家又不害口,青杏青梅青李子,咬一口都受不了,谁能咽进去半篓呢, 都捡一颗含了,酸的皱着脸,各自取笑起来。

    花花草草养了半院子,有的开败了也就枯了,有的又从下面生出根须来,枯了的就扔了,生出根来的,照旧养在院里,顶多费些力气担两担河泥而已。

    酸果子也舍不得扔,好歹是孩子爹辛苦摘回来的,孩子娘闲来无事闷的慌,把果子洗干净,洒盐腌一半儿,洒糖腌一半儿,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反正兴致勃勃的都腌了。

    天越来越热,玲珑怀了身孕以后愈发不耐热,偏家里一众管制的严,不许她吃冷食喝冷饮子,若热的厉害,就缝几套宽松的衣衫,轮换着穿。

    跟徐知安撒娇要喝冷饮子,徐知安耐不过她的厮磨,将自己的冰酪浆分给她半盏,可巧叫贺嫂子看着了,不由分说的往里头兑了半盏热□□,可好,全成温酪饮子了,喝起来那叫一个难以下咽。

    这且不够,贺嫂子又对徐知安好一通说教,说了孕妇的诸多不宜,不许他再偷着给玲珑喝冰饮子,说喝多了,孩子生下来得长白白一层厚浆毛,跟毛猴子似的,可丑。

    徐知安果然被吓住了,怕玲珑馋,他自己也不喝了,在家时就跟玲珑喝一样的饮子。

    天再热起来时,雨水果然多起来,山雨来的猛,去的急,轰隆隆一阵,雷声来了,雨也来了,雷声滚着走了,雨也随着云层走了。

    。…    最怕就是天阴沉沉塌下来似的压在山头上,雷声也不起,风也不起,雨水如天幕坠下来一般,天地黑沉沉的,雨声也急,山雨汇成河,滚进沟壑里头,汇集成怒流,野马一般咆哮着向下奔涌去。

    人们冒着大雨往山上走,背着孩子老人,背着吃食被褥衣裳,背着家里养的猪羊,背着今年新买的农具铁锅,竹席里面裹着干柴,贴身绑着柔软的干草,走到往年一直来此庇难的山洞里,一家挨着一家,挤的密密麻麻,生起火来,挤在一起烤火煮热汤喝。

    白天还好,虽也是湿漉漉的,却没多冷,到了夜里才难熬,雨还在下,柴火不够烧,到半夜时就冷的不行,一家子挤在两张薄被中,靠着这种法子熬过漫漫长夜。

    县城里也是洪水如瀑,往山脚汪洋倾泻而去,住山脚下的人都移上来了,就在靠山壁那一侧的浅洞里搭了个住所,山洞外雨如瀑,山洞里面火苗潺潺,多少能带来些暖意。

    山下的田都淹了。

    大雨下了三四天,好容易停了,天仍是不放晴,还阴沉沉的。

    衙役们穿着蓑衣背着干柴火,在街上架起大锅,开始熬驱湿寒的药汤,另一边煮玉米糁子干饭,是为赈济县里躲洪水的百姓。

    这一场雨,若还停歇,这一季的稻麦必是没甚收成了。

    万幸,连着阴了三四天,间或下了些小雨,然后就晴了。

    这场雨不算大灾,但灾后仍有许多事情要做,徐知安又忙起来,连带着衙吏兵丁都调动开来,分组往各处去统计受灾的人口和田亩数目……还要担心徐郎君的安危。

    玲珑的行动已然不大方便了,心里还是担心水灾后起了疫病,山上冲下来许多牺畜,能救的都救上来了,没法子救的都冲进山脚的河里田里,不消几日,腐臭味就四散开来,蚊蝇成群,黑压压的,看着真是让人担忧不已。

    就怕灾民喝那生水,还怕他们捞淹死的牲畜吃……徐知安听了玲珑的建议,带着兵丁们去疏通淤堵的河道,打捞死畜深埋,又在蚊蝇多的地段燃上毒草薰了几天,使人四处散传不许喝生水的禁令。

    连着一个月,都在处置这些事宜,好在徐知安的官威还算不错,各项调度和命令都能有效施行,灾后处置得当,百姓的日子很快恢复了正常状态。

    一个夏天,经了两场这样不大不小的洪灾,此地的百姓已习惯了这样的灾祸,难是难了些,不过山里吃食多,只要人没命,日子就能过的下去。今年比以往更好些,官府使力的多,赈济的也及时,虽有灾,人心却稳。

    临秋时,山民成群结队的进山采收山货,菌子价低,但遍地都是,药材价高,却要好一番寻找,最易找到的就是山里的葛仙根。

    一连许多天,衙里被人送来许多黑褐色的葛粑和鲜菌子,都在竹篮里装着,怕衙里的人不收,都是晚上偷偷放在大门口处,老刁头早上打开门,总能看见门口放着十来个竹篮子。

    还有人将东西送到卫所,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南浦以前穷而乱,兵丁多行匪事,百姓提将起来,只有骂名。今年遇灾时,那些身背许多骂名的兵溜子突然间似变了性儿,一改以往的作派,很是尽心尽力的帮着百姓做了些事,事后也没借机掠夺家中物什,而是一身泥一身汗的利落走了……人心换人心,管他们是为着什么改的性儿,总是自家得了便利与帮助,家里无甚好东西,也只能拿出这些来送予他们以示感谢之情。

    刘同知可激动,他提着从自家门口捡的半篓菌子刻意往主薄县丞面前走了几遭,嘴里也不消停的巴巴,好似这半篓菌子便是他的功勋一般。

    主薄与县丞可厌弃他,不就半篓菌子么,当谁家没有似的。

    过几日,主薄也提溜一篮子葛粑在众人面前得瑟了几回,葛粑不贵重,贵重是这粗糙的葛粑代表的百姓们的认同感。

    为官几十载,家资几万贯,说来,那些虚名浮利不值一提,如今得了几块粑粑,却叫人心头难得的沉重。

    今日始知,往日的得与失。

    君子之德,不过区区四个子,却教他蹉跎行差了半生,今番才醒悟过来。

    一篮葛粑,重若千金。

    刘同知见老主薄沉思半晌有见悟之色,便不去打扰他了,转而问徐知安:“大人家得了多少菌子葛粑?”

    徐知安思及家里储了两瓮的葛粑,神色不免带了些许得意道:“不多,也就几百块吧,倒是菌子多些,家里人日日要晾晒一些,如今院子都晾满了。”

    刘同知与老主薄:……小年轻儿就这点不好,浑不知谦逊为何物。

    徐知安微微一笑:“羡慕啊?”

    两人齐齐背过身不理他,不羡慕,才不羡慕。

    才怪。

    徐知安从书柜里取了厚厚一摞文书出来,分为两份,一份给了刘同知,一份给了老主薄。

    “去年的雪灾和今年的洪灾,虽赈济及时,然损失难免,即使朝廷休恤,免了粮税,然于此地百姓而言,不过是比往日多缓一口气,治标不治本。一茬灾祸连着一荐灾祸,连年灾殃下来,百姓已无力事生产以自足,拿屋舍来说,去岁被雪压塌了许多,好不容易新建起来一处能遮风避雨的处所,今年一场洪水过去,屋舍又被水冲走了,然后再次重建,倘或今年又有雪灾,或是明春又有洪灾,如是再三,百姓一年里的大半收成都要花费在此上面,年年如此,岂不是人力物力的一种巨大浪费?且南浦百姓住处分散的多,除了寨子成势以外,许多山民的住处都僻的很,人口数目不好统计乃是其一,逃避税赋乃是其二,因以上重重事项,我与上府请令:将百姓集聚成村寨而住,将山中孤民迁将出来,由官府选定聚住之地,始建房舍,安定居所。这里有两项事务,一是选址建筑,为着安全,此番选定的处所皆在硬石山侧,采石建屋,这一项,交由刘大人你来负责,准你调派守卫兵丁,协住迁移的百姓建好房舍。第二项,需要朱大人您尽些心力了,做好村寨规划,并落实僻处山民的迁移任务,衙里三百役吏暂且由您调派,人口数量的统计务必真实有效。我这里有总规划图谱,分与你们,你们两按照总规划商议着行事。至于后备事项,我会交于平湖,让他配合你们行事。二位大人,若将此事办成,不愁天天有人给你们送菌子粑粑。”

    刘同知和老主薄捏着册子,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做事,他们才歇了几天呐,这就又派了这样麻烦的两桩事。

    这一年,从开春到今,真是被撵的连个享清闲的机会都没了,好不容易熬过洪灾,刚想松快一阵子,这位大人倒好,库嚓一下子,又给压过来一些活计。

    此时,格外的想念上一任的知州大人。

    但没法子,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位是个拼命三郎的做派,他们也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庶民送来的吃食果然是不好吃的很。

    好在图谱规划的很详细,看那画风,便是与规划建造冶炉的高人是同一个人,如此,倒能省不少事,他们只管按图做事就行。

    老主薄手底下能用的人多,接了令就回去琢磨如何行事了,刘同知是粗人,手底下的兵丁也是白丁,大字不识一箩筐,遇着这种事,立刻就麻爪了,央着徐知安给他找几个得用的副手,最好是读过书的人。

    徐知安将陈家大郎派过去给他做帮手,又让陈大郎挑几个善于庶务的人与他们一起共事。

    正如玲珑与他说过:一个人能做多少事呢?好的领导是要知人善用。南浦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这些吃着朝廷俸禄的大小官员都有责任,他最大的责任便是,将这些人都调动运用起来。

    玲珑说话有时太过一针见血,如今想来,却是实用的很。

    可算能歇一歇了。

    ……

    孕后期许多人容易出现的症状,玲珑也出现了,比如身体开始发胖臃肿,脸色暗沉,乏惫,腿抽筋,行动不便。

    夜里要起夜好几回,她一人翻不过身来,徐知安必要时时警醒,扶她起身,待她回来再扶她睡好。

    天热时,还要给她洗澡,怕她失脚滑倒,每次洗完之后要抱她离开浴室,走到干燥地面上再放她下来,玲珑抗议了许多次,他都不听。

    近来更是小心,推了许多应酬,和随娘子两个寸步不离的守在玲珑身边。

    按日子算,就该这几日生了,许夫子每天过来看一趟,早先还追着问孩子的一应衣物可都备妥当了没,后来也就不问了。

    各色都妥当了,只等着瓜熟蒂落。

    这日才收完秋,刁新过来回禀说种子都按去年的方法存进仓里了,因着今年夏天起过洪,许多人家的田地都缺了收,来还粮种的人家少的很,又问今年是否还要租借粮种给他们。

    玲珑说还给租借,至于明年能不能还回来,且看天老爷成不成呢,它若风调雨顺,农民自会丰收,借出去的粮也能收回来。它若和今年一样,那也没法子,顶多损些粮种,大不了来年接着种么。

    刁新出去了,玲珑突然很想吃红烧肉烧土豆,贺嫂子是万事都依着玲珑,听玲珑说想吃红烧肉,果然打发人去街上买肉,难得遇着卖大肉的,便买回来一条,全炒了放沙锅里炖了。

    肉味刚出来,玲珑就有种失禁感,低头一看,裤子果然湿了。

    羊水破了。

    她用手指戳了戳徐知安,徐知安转头,看见玲珑神色有异,顺着她的目光看下去,脸色瞬间就变了,双手一捞,将人稳稳抱怀里,急急往产房去。

    随娘子看见地上湿了的一摊,脸色也是一变,忙喊:“阿楚阿楚,玲珑要生了。”

    楚嫂子会接生。

    贺嫂子也不管肉了,喝着几个女孩子避一避,也急着要进产房,见楚嫂子换了衣裳,她才醒过来,也回屋换了衣裳鞋子,舀了半盆有些发烫的水,仔细洗了手,这才跟着进产房。

    玲珑此时才觉的疼痛起来,一时比一时痛些,不得不调整呼息来缓解阵痛。又见徐知安还不走,想着妇人生产时会遇到的各种糗事,她硬是推着徐知安出去。

    随娘子此时是有些茫然的,她只生过一个孩子,且许多年过去了,生育时的事大多记不清了,只记得她疼的哭,徐郎君在外面急的拍窗子。

    徐知安果然也是懵了头似的,被玲珑推出门后,还想进去,又被贺嫂子眼疾手快的拦下,重推了出去,不许他进来,也别杵在门口挡着人。

    玲珑在屋里一声不吭,徐知安听不见她的声音,心下更是忐忑,不时的唤一声“阿妹”,玲珑疼的咬牙切齿,还要分心应他。若一声不应,他就急切起来,将诸人唤个遍,问讯玲珑如何情况。

    红烧肉已经好了,贺嫂子舀了一碗,又端了一碗米饭送进产房,楚嫂子原还想叫贺嫂子煮一碗糖水蛋,看玲珑疼的满头大汗扔是一筷子米饭一筷子肉的吃个不停,索性没开口,怎么着,这肉吃进肚里肯定比糖水蛋有力气。

    随娘子拿帕子给玲珑擦汗,见玲珑疼的狠了直哆嗦,没心情再与徐知安应答了,又嫌徐知安在外面喊的人心纷乱,隔着窗没好气的说了徐知安一通,让他且安静等着,不许再胡乱叫唤。

    玲珑又想发笑又疼的想哭,好在楚嫂子说宫道口开的较快,大概再有半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对玲珑来说,此时的每一刻都难挨的紧,为了攒力气,她不敢吼叫,连呻1吟都小小的,只能一遍遍的深呼吸调整气息,这个时候,只有本能的求生感,别的一切体面都抛去了。

    挨到后面,她只剩本能的反应了,楚嫂子说用力她就用力,说缓一缓,她就重新调整呼息积攒力气,到后来,她已经没什么力气了,模糊听到楚嫂子说了什么,然后随娘子将她抱怀里,双手往她肚子上一压一推,一股尖锐的疼痛涌上来,继而觉的身上一松,有什么东西脱出体外……

    “哇,哇……”

    哦,原来孩子生下来了。

    玲珑心下一松,疲惫顿时涌了过来,对随娘子笑了笑,安心昏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