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好女难嫁 > 第75章 游湖
    随娘子看着是个极随和之人, 然心计谋略并不输于其他大商家的家主们,只是自从徐知安学文科考之后,为了不使徐知安受到商户身份的牵连, 她便关停兑卖了许多随家商铺和商船 , 只留几个不惹人注目的铺子。然后和徐郎君各地行走时,偶尔会买些地,将随家的老仆伙计们都分派那些地方管理田地茶山林场等,这些年,各地的地片积攒下来, 大约有四五万亩。

    去年秋天,徐知安一纸稍回家, 随娘子也只能无奈笑笑, 将家里寄在别人名下的田地收回来,重新落于自己名下, 一应粮税钱税都补交齐全。粮田的税赋比茶山和林地都重些, 但所出产收却远不如茶山林地丰厚,交过税赋, 所剩也就不多了?即便如此,她也不能将田地卖于平常农户,若卖了,不肖三年, 那些农户就得被豪绅劣吏们逼成佃户,田地也会变成别人的田产。

    至于商队,早就散了。

    随家商队都是随商船走的, 近年海上生意越发不好做, 依高祖令, 片甲不得入海, 成祖时,这令犹如空文,至宣帝,这令又被重新提起且重视,因这令文,边军油吏犹如吸血的蝗虫,过境便寸草不生家离子散,许多渔民和商人被逼着做了海匪,然后有了重新禁海一事。海匪闹的乱,兵吏也榨的狠,随娘子思量了许久,索性将自家商船卖了,也能落个安生。商船一卖,随商船行走的商队没了营生,也就去了别家,成了别人家的商队。

    如今想用,也是不能了。

    玲珑甚为惋惜,随娘子却说:“不必惋惜,纵是商队还在,也不适合给你们用,海上的商队,若转了陆商,不一定适用。再者,随家商队……匪性也重,宁波港不能用后,便转去泉州港,鞭长莫及,管理起来有许多的麻烦,所以才卖了的。”

    原来如此。

    见玲珑又有几分忧心,随娘子又道:“行舟的事,他必是心里有打算的,他向来是走一步看七步的性子,心思深的很,既做了那样的事,心里必是一早就有了计划,商队之事,他自会处理。你既然出来了,就不必思虑那些繁琐事,好好放开性子,狠玩耍一阵子才是。看这情况,下次再出门游玩时,尚不知是什么时候呢。”

    玲珑一细想,果然是这个道理,这次出来是借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后,说不定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既来了,索性就玩个痛快,才不枉她来这里走这一遭。

    ……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止为范公所著《岳阳楼记》中对岳阳楼的开篇形容,此文中所说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就是指洞庭湖水域之广阔无垠,看不到边。

    在武昌游了近一个月,看过几处名胜古迹,尝了许多种鱼,天已经热的出奇,水边蚊虫也多,夜里更甚,于是一行人辞了武昌往潇湘云梦泽畔赶去。沿着汉江水一路南下,行了两日就入了岳阳城。

    来岳阳游览的人更多,刚登上岳阳楼,就听见旁边两三个男子指着楼前的湖水用北地口音说:“唉呀,看这海子大的(di),跟饿上次见的海子一样大么。水可多甚哩,船也多甚哩。唉呀,看这水多成甚,看多了还眼晕呢(ni)。”

    许多人笑起来。

    那男子还不服气的说:“咋,饿说的不对哩么?这水就是多哩么。”

    边上笑的那些人还是笑,一边笑一边赔不是:“兄台说的对哩么,这水就是多哩么。”

    可不是多么,入目皆是水波,四下里望不到边,湖上船只也多,头尾都翘起一个尖的渔船,在风波浪滔里,往来如织,格外繁忙。

    有风,湖上并不平静,半尺高的水浪一涌推着一涌,拍在湖岸上,击打声一声连着一声。幸而正是好天气,春和景明,这水声恰给人带来三分凉爽意。

    楼下有卖鱼的妇人,就在湖水中用细箩筐网着许多银白小鱼,她也不吆喝,就顶着一张大大的荷叶闲闲的坐那里,裤角被水打湿了也不理会,倒是真正的在消受这一时的湖光山色。

    离此不远处,也有几家酒楼,却是比鹤归客栈气派许多,往来寻鲜的食客们也喜欢在渔船上卖了湖鲜,带着进酒楼,让里面的厨子给现做出来尝鲜。

    岳阳如今己起了奢糜风气,老食客们从宋时记鼎馔中学了许多那时的吃食,天下承平百多年,这一带的饮食已然生出了些专属于此地风雅的讲究。

    僻如楼下渔嫂正售着的小银鱼,可不适合杂炖,小小七、八条铺在锅里用香油煎,煎出油脂皮肉的焦香味来,就加一小盏今年的银叶新茶小炖,只需炖小半刻,添些细盐就能上桌。如此做法,非富贵人家不能食之,普通人家要上哪儿寻银叶新茶和香油细盐来?不过渔家人没那么多讲究,他们寻不到这些好物,却能用寻常食材来替代,用菜油煎一煎,添些豆汁子(豆浆),撒上粗盐粒子,也能吃一顿最舒服的美味。

    银鱼肉嫩,进入嘴里,轻轻一抿,鱼肉就化进嘴里,因为有腥味,所以才用茶水来调济。

    也有蒸鱼的做法,用豉汁来蒸,豉汁味重,难免压住鱼鲜,挑剔的食客不愿这么吃。

    也是这片湖水孕育出了这样丰饶的鱼米之乡,有的挑才能讲究味道吃法,似北方没有江河湖海的那些地方,唯一的讲究怕就是如何饱腹了。

    徐郎君不喜这个吃法,他觉寡淡无味的很,索性买了一筐的银鱼交与贺嫂子,让她做个家常的吃法出来。

    贺嫂子将银鱼蘸了鸡蛋面糊放锅里炸出来,想着着用高汤再煨一煨,汤都进锅了,结果一转身,鱼呢……?

    玲珑悄悄把炸鱼端了出去,在上面撒了些花椒盐辣椒粉,这几天大家伙儿嘴里正淡呢,一盆炸鱼,你一根我一根,没消多会儿就下去了半盆。

    贺嫂子说将剩下的那些煨一煨吧,玲珑可不许,这鱼炸的香,就做零嘴吃,至于高汤么,也糟蹋不了,煮些酸笋米粉和时令鲜菜,添些鱼肉丸子,就是一道盆烩。放多多的米醋和辣椒油山茱萸叶子,热热吃一碗,逼出一身的汗来,比什么都舒爽。

    玲珑和随娘子两人吃的斯文,吹两下吃一口,额上汗水冒的欢,左手捏着帕子,半是拭汗半是挡着汁水溅在衣服上,间歇的小声嘶哈两声,一口菜一口粉,嗦的很是快活。

    徐郎君吃的就狂放多了,他又不惯用帕子,额上的汗滴汇流而下也不管,只管吸粉喝汤。婆媳俩才吃了一小半,他的一碗已然入腹,然后放下碗筷,让人快些备热水,他要沐浴。

    待婆媳俩吃完饭,他已经洗过了,着单衣木屐,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出来了,还催着妻子儿媳趁热也赶紧去沐浴一番,此时沐浴,这才算真正的痛快淋漓。

    那就洗吧。

    因要在岳阳住一阵子,就在来后赁了一处院子,院子景致优美,价钱也不便宜,这是徐郎君一惯的做法。若在路上行走,那就不甚讲究住处和吃食,若在一个地方暂留一阵子,必是要讲究些的。

    这真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

    换了衣服出来,往院里燃了两颗香丸,就着夕阳坐石桌上玩纸牌。

    顾家的规矩,女孩儿不许耍牌,妇人也不许耍牌,老太太辛苦了大半辈子,也是到了冀中才学会的耍牌,这样的规矩之下,玲珑是真不会玩这里的纸牌。去了京中,也没人肯找她玩牌,这次出来才与徐郎君学着怎样打牌。

    随娘子对玩这一项并不精通,她又不比徐郎君那么多闲日子无聊过,哪里有机会研究纸牌的各种玩法呢,只学了几样寻常玩法,应付别家的内宅妇人罢了。

    一个完全不会玩,一个只会玩几样,天渐渐热起来时候,徐郎君又不耐烦去赴外面的宴会,闲着无聊,索性教妻子儿媳耍牌来打发时间。

    纸牌这东西,读书人玩起来那叫雅牌,普通人耍的就是文牌,街上的混子们的玩法,就叫武牌,徐郎君教给这对婆媳的就是武牌的十几种玩法,至于这里面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想法子胡了就成。

    原以为这种玩法很简单,真玩起来才发现,这种玩法既费脸皮又费脑子,一下午玩了三十多把,玲珑只凑巧胡了一把。

    徐郎君自己胡一把,就放随娘子胡一把,两人轮流着胡,一把不多一把不少。

    至于玲珑,按徐郎君的说法:输着输着就学会了。

    玲珑:……虐萌新虐的如此理直气壮这种事,换别人还真就做不来。

    ……

    洞庭八百里烟波,环周景致更好,徐郎君与随娘子前些年已来过一次,不过那时来的匆忙,走的也匆忙,只草草观览了两天,然后就往别处去了。这次是真有闲心,也是为了避开南边的诸事,索性多住一阵子,细细游玩一回。

    来洞庭,不能不坐船,湖里有游舫,只比大商船小一些,装置的很精美,有厨房客房及宴饮亭,船上还带着一些供人取乐的妓子,这些妓子从来不上岸,自从落了籍,半生都在船上漂泊着,有的人能从良上岸,更多的则是,死后才会被允许埋到岸上土里。

    夜里的湖面,彩灯煌煌,笙箫琵琶响至一更里才歇,岸上临湖一带的坊里也是人流不绝,寻欢作乐的男人们,醉后借着月色,踉跄着走过长长的街道,有时会笑会呕吐,也会嘟囔着骂与他撞到一起的人。

    繁华处向来能滋生出许多风月腐糜和虚妄的欲望。

    岳阳这里也不例外。

    徐郎君租了一条游舫,早晨带着随娘子和玲珑登上了游舫。

    婆媳两个刚坐定,从舫船的里间就出来一个捧着琵琶的女子,水红绫的衫子衬的人娇媚无比。她先看向徐郎君,便含羞带怯的一笑,用琵琶半遮了眉眼,露出一双欲语还休的眸子。

    再走两步,过了阁板,这才看见玲珑婆媳两个,神色显见的从羞怯变成了惊愕,她看一眼徐郎君,又看一眼玲珑婆媳俩,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须臾间,又从里间走出来一个衣饰很朴素的女人,提了茶水过来,她却是比琵琶女子从容多了,见了玲珑随娘子很大方的欠身问礼,然后利落的洗茶盏,沏茶斟茶,给三人都斟好茶后才问:“客人的中食想吃些什么?是由我看着做还是要点餐?”

    徐郎君不语,随娘子对她笑了笑说:“你看着做就是,我们不甚讲究雅致味道,爽口就好。”

    那女人点头,又问:“客人是想往塘里去还是囿里去?”

    塘里荷花虽没开,荷叶铺天盖地一片绿的景致也是不错的。囿里酒家多,吃食也广泛,与友人相约,多是约在囿里的。

    随娘子说:“往塘里去。”

    那女人遂又点头,说声“知道了”就转身往里侧船仓去了。

    琵琶女不尴不尬的站在那里,想告退,又不好开口,随娘子倒不介意她的媚行之姿,很平和的对她说:“既来了,就坐下吧,我也好听曲,你若有兴致,一会儿不妨弹一两首来,现在咱们先说说话。”

    琵琶女没了慌张,怯怯的坐在一边的小凳上,又怯怯开口:“奴家失礼了,客人勿要怪罪。”

    随娘子倒笑:“算不得失礼,这原是你们挣活命的习惯罢了,没甚怪罪的。娘子怎么称呼?”

    琵琶女且正正与随娘子行了一礼,复回道:“谢过客人大度,不与奴计较。奴名双婵,小字窈窈。”

    随娘子含笑唤她:“双婵姑娘。”

    琵琶女道:“可当不得,客人唤奴家……窈窈便好。”

    随娘子点头:“窈窈,可真是个好名儿,着实人如其名的很,我见亦尤怜。窈窈娘子今日就陪我边吧,有这样美貌小娘子相陪,今日游湖必能尽兴。”

    窈窈娘子于是红了脸,含情脉脉的看向随娘子,欠身道:“奴……听客人使唤。”

    玲珑咕咚一声,将茶水咽进肚里,转头看向徐郎君的头顶,仿佛看到塘里无边荷叶青青。

    接天莲叶无穷碧!

    唉!好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