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好女难嫁 > 第61章 京里生活

第61章 京里生活

    从凌家回来后, 玲珑不必再出去了,徐知安的旧友们,送来了帖子,邀他明日去鸿宾楼小聚。

    这倒又省了一遭事, 原还计划着邀那些人来家里的, 徐知安既去外面与朋友们聚会,玲珑就让平湖将家里农具收拾出来, 她们留家里, 正好将园子拾掇一番。

    早菜也该种了。

    平湖收拾出了四件农具, 一把镢头,一条铲子, 一把锄头, 一把木耙。

    然后就没了,家里全部农具就这些了。

    玲珑就很好奇问徐知安:“你去年是怎么种的菜?”

    徐知安说:“种菜不必犁地,镢个坑,洒上种子, 再浇一瓢水,菜苗儿就长出来了。种菜比种田简单。”

    玲珑就恍惚想着:这么种是挺简单的。

    打发走了徐知安,玲珑让贺嫂子先把园子大致收拾一下,杂草锄掉, 野菜掐回来,留着做菜团子吃。

    她自己去了书房, 找了纸和细笔, 研了些墨, 画了些常用农具的图样, 等平湖回来, 让他拿着图样去铁匠铺打这些农具来。

    黄绢去街上买菜, 最后只买回一把水蒿芽并半兜儿新柳叶,一刀豆腐。

    “卖柳叶的是个小姑娘,岁模样,衣裳脏破的厉害,手上都是全血子,有划破的,也有冬天冻了以后没好的,我看了她可怜,也没人买她的柳叶儿,就用五个钱买了来。街里也有卖菘菜萝卜的,只我想着,存了一冬,这些必是都絮了,就没买,见人卖新长出的水蒿芽,就买了一把。”

    贺嫂子看了那把水蒿芽却是极高兴,说:“今儿就做一道嫩柳叶拌豆腐,蒸一碟子腊鸭块儿,再煎个水蒿粑,去年开春,我们在苏北就常这么吃。园子里掐了些蒲公英,再打个汤,今日的饭就得了。”

    院子里的动静,玲珑一抬头就能看见,书房的窗子支着,能听到隔壁院里婉转轻鸣的黄鹂儿,高墙屋檐阻隔,看不见那家院子的光景,却能听到那两家人的动静。

    玲珑隔着窗吩咐贺嫂子:“嫂子,你昨天做的南点可有剩?”

    “剩了些。”

    “那一会儿包两包,我抽空去拜访一下两家邻居。”

    “哎,晓得了,是得拜访一回的。”

    画了几样方便使用的农具,玲珑就洗了笔砚,回屋换了身八成新的家常春衫,让画角提着点心并一小罐茶叶,准备去右边那户人家。

    这户人家有个老人,所以才先去这家。

    画角敲了门,来开门的是个小子,岁的模样。

    “我们是隔壁住的徐家人,今日来拜访你们家的主人家,你们家里大人可在?”

    小子呐呐说:“在的在的,你们进来吧。”

    玲珑掏了几块儿梅子糖给他,他接过之后,也不吃,只将手往后面藏了藏。

    “你们家姓哪家?”

    “赵,赵家。你们,先等等,我去里院知会一声。”

    拔腿往后院跑了。

    玲珑画角两个刚进到二门处,里面的人就迎出来了,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与一个二十上下的小媳妇儿。

    “赵家婶子好,我是左边的徐家媳妇儿,前几日才来京,今日特地来婶子家里拜会一趟,冒昧来访,婶子勿怪。”

    赵婶子招呼玲珑入内院,说:“哪里的话,能门挨门住着,就是一场缘份,你能来,我只有高兴的份儿。徐大人我们家也是熟识的,去年春里,还来与我学种菜呢。我以前还道,他一个人冷锅冷灶住着,也怪清冷,如今你来了,他这日子就该好好过了。”

    说着就进了内院,格局大小都与徐府差不多,只是陈旧败落,许多屋都空着。院子不如那边大,也留了一小畦菜田,种了一株柳树,柳枝上挂了个鸟笼,黄鹂儿就在笼里跳来跳去。

    赵婶子见玲珑打量,就说:“院里乱的很,不要笑话。”

    玲珑说:“一户人家,哪有十分干净整洁的,烟火里住着,要勤俭持家时,都这样,之前我家里也是这样。”

    赵婶子就笑:“你也是个会说话的,跟徐大人配的很。咱回屋里坐坐。”

    玲珑说:“我听说家里还有个老婶子,合该去问候一声的。”

    赵婶子说:“就在这屋里呢,是我婆婆,她身子不好,天气好的时候就在屋里做些针线。”

    “老人家高寿?”

    “虚数着,一甲子又五年。”

    “我家里祖母也是这样的年纪。”

    说着就进了屋,屋里有张大炕,一个白头发老太太坐窗前,手里拿着针线,脖子却抬起往门外探。还有两个小娘子,也是跪坐在窗前做针线。

    “春儿他娘,是谁来了?”老太太问。

    赵婶子答:“是隔壁徐小郎的新媳妇儿来拜访咱们家了。”

    老太太就看玲珑,然后揉眼睛:“我眼花了,看的不清,像是个白白脸儿的姑娘?哎哟,是真白净,我就没见过这么白净的小媳妇儿。”

    玲珑欠欠身问候:“问您老人家安。”

    老太太笑的开怀,帮拔拉了几下炕,将针头线脑的都捋一边,拍着炕说:“安呢安呢,他徐家嫂子,你上炕坐。”

    又推两个孙女:“快叫人。”

    喊孙媳妇:“春儿媳妇儿,你给客人倒些茶来。”

    小媳妇默默去了,两个小娘子温喏喏的喊了声“徐家嫂子”。

    玲珑应了一声,然后半捎坐在炕上,拉了赵婶子也坐下。

    画角将东西给玲珑,玲珑递给老太太:“刚来,也不知道要备些什么礼,家里正好做了些点心,油酥的,想着老人吃着正好,我就带了一些来。您老人家尝尝,江南的口味儿。”

    老太太倒没推辞,说:“他徐家嫂子有心了,既来了,今日就家里吃饭。”

    玲珑推辞:“饭就不吃了,家里正做呢,咱们坐着说说话就好。还要往左边那一家去呢,我才来,这四邻都不认识,今儿先走你们两家,来日得闲,再去别家认认人儿。也想问问婶子,这条巷里有什么规矩禁忌没有。”

    茶来了,赵婶子接了茶水,先端给老太太一碗,后端给玲珑,玲珑接了茶,她才开口:“你家左户那家,姓李,也是老住户,祖上做过官,宅子就是那时买的,后来再没个做官的,不过还是读过书的,李夫子,就是那家男人,是个老举人,如今在一家塾里教书。他家里人多,三代人在一起,将近二十人,每日里闹的很。别的邻居,也都好相处,就是从我家往右数第三户那家,姓孙,一家子都不好相与,我们不愿意和他家来往。规矩么,就是这巷里有人家要办红白喜丧事,邻里间,常会互相搭把手,别的倒没有,也没甚禁忌。”

    玲珑谢过赵婶子,喝了手里的茶,就辞了她家。

    又往李家去了一趟,李家的住所更杂乱,家里有两三个几岁大的孩子,正是哭嚎闹腾的时候,几个女人都穿着半新不旧的粗布衫子,神色都不好看。玲珑放下点心,与李家太太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回来了。

    回家来,饭正好得了,几个人也不分桌了,就搁院里吃了。

    吃完没事做,玲珑去书房看书,贺嫂子又喊两个丫头在院里翻土,镢头沉重不趁手,三个女人手上没甚力道,每镢十来下就换人镢,一晌午也没镢出一分地来,人倒累的够呛。

    贺嫂子此时,甚是想念顾家那几个妇人,若她们在,这些地,一天就能翻开。

    玲珑放下手说:“今日就翻这些,育种的地方是够了,剩下的等平湖买回来趁手的农具,咱们再翻。要种菜,这地还得进些肥,黄绢,你明日去街上买菜的时候,顺便打听打听哪里有卖塘泥的。”

    “哎,知道了。”

    辣椒和西红柿都要育种,放在苏北,年一过就能育种了,这时候苗子早己移栽进地里了,今年来的迟了,只能现在育苗,迟些移栽了。

    翻开的地先晾着,晾的土块半干时,再用耙子耙开,耙平。

    种子用温热水泡半个时辰,捞出来用湿布包了,用铜盆扣在向阳的窗台上,一夜里,种芽就能出来,明日就能将芽种洒地里了。

    下午,日头移过了墙,徐知安才回来,一身的酒气,醉的不厉害,还晓得给玲珑带鸿宾楼的烤鸭。

    烤鸭像是早买好的,已经凉掉了,一直在油纸里包着,脆皮都软了。

    徐知安带着醉意说:“这是鸿宾楼的招牌菜,状元鸭,今日若不是去的早,就抢不到了。这鸭子与旧京的吃法不一样,要撕着吃,我吃着甚好,你也尝尝。”

    鸭子送去了厨房,贺嫂子咕哝着京城人不会吃鸭,早知道的话,昨天该砌个烤炉的,如今这软塌塌油腻腻的,撕了也不大好听吧。

    画角端了温水进来,玲珑接住,拧了帕子递给徐知安,徐知安嫌擦着不爽利,直接走水盆前,捧水洗脸。

    换过衣裳,喝几口茶,就在院里慢走着散酒,他也不自己走,非要唤玲珑与他一起走,玲珑不应他,他就隔几瞬唤一声,闹的玲珑什么都做不成,只得跟着他一起满院子转悠。

    走到墙边,他说:“这里该种一架雳萝,雳萝花开,比蔷薇花清丽芳雅。”

    玲珑点头:“嗯,种丝瓜好,丝瓜秧好吃,丝瓜也好听,炒肉片也使得,与鸡蛋一起做汤也使得。”

    徐知安:……心有灵犀呢?

    又走至墙角,说:“这里该植几丛细竹的,可惜北方天寒,竹子生不起来,殊是可惜。”

    玲珑深有同感:“可不是,没笋子吃,果然好可惜,不如种些芝麻吧,都是节节高么,吃不到笋子还能收些芝麻。”

    徐知安:……这理由可真敷衍。

    走至书房窗前,见着窗前平平,什么都没有,就感慨:“该栽几株兰草的,我们两个看书时,一开窗,一室的兰芳袭人。”

    玲珑也想到了:“果然果然,萱草生堂前,不止能看,还能食用,过几日就让黄绢打听打听哪家里有种萱草花,跟他家移几株回来。”

    徐知安:“……阿妹?”

    玲珑歪头看他:“嗯?”

    “……那就种萱草吧。”

    “果然我俩心有灵犀,想法都是一样的。”

    徐知安:“……阿妹说的是。”

    转了几圈,可算是清明了,徐知安全当没有之前的事,煞有其事的站院子里给玲珑指点江山:“那一处,种些碗豆,碗豆苗滚丸子汤最好;也要种些萝卜,三蒸三晒之后,吃起来可赛人参;可惜没带些草莓苗,种在井边,长的必定香甜……”

    玲珑一边听,一边笑,也不听他胡乱指点了,直接将人拉回书房,取了上午画的图样给他看:“你帮我看看这些农具,我上午想着让平湖拿着图样去铁匠铺订制,中午又想到,朝廷对铁器管制的严,寻常的铁匠铺怕是凑不出这么多铁,还得劳你去工部的铁器坊里问问,咱们能不能用图纸多换几套农具?”

    玲珑不止画了农具图,还画了比对图样,旁边附了物品说明。

    徐知安认真看过图样后,将图纸卷起,放进锁柜,这时己完全恢复了清明,对玲珑说:“我明日就去工部一趟,你画的农具,很有大实用,我去问问,看看工部能不能制作出来。阿妹如何想着画这些东西了?”

    玲珑指着那几分没翻开的园子地说:“这地得紧着种了,家里的农具不中用,我心里急,就想着,手上能有几件中用的家伙事儿多好,这才画了出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常说的话么,有那样一张锹一把镢头,这些地一上午就能翻完。”

    徐知安觉的玲珑简直聪慧的不像话,心里爱极,就拉她到身边,捏着她的指尖,笑叹道:“果然玲珑,心有大巧,我是得了至宝,嗯?”

    玲珑睨他一眼,抽出手:“少拿话撩我,我可不是什么至宝,人家手里捧着的,嘴里含着的,才是至宝。你又没捧过我,也没含过我,我哪能当成至宝。”

    徐知安被她说的气血上涌,又是一阵面红耳赤,恨不得捂了她的嘴。

    坏丫头,真是什么都敢说,这种话能这个时候说么,可见是故意招他。

    玲珑说过就忘,徐知安却是记了半天,直至睡下,还是想着玲珑说过的话,就有些睡不着。

    玲珑见他辗转反侧,一时翻一下身,一时翻一下身,扰的她也睡不好,就问他:“可遇着什么为难事了?”

    徐知安闷闷答道:“无事。”

    哦,那就是真有事了。

    既然睡不成,玲珑索性用胳膊支起半边身子,与他说话。

    “究竟是个什么事?”

    徐知安觉的他该说清楚,就转过身来,对着玲珑说:“我下午说的话都出自真心,是真心觉得,娶你如你,如获至宝。只是我与你在一处时,也难免会有些绮念,便时时克制着,你驳我的那些话,太过……绮艳,又使我生了绮念,心念难消,故此难眠。”

    玲珑……玲珑,脸都烧红了。

    顿时裹进被子如虫蛹般左右翻腾了几回,待脸上烧退了些,才钻出被子,鼓了鼓勇气,伸手揽向徐知安的脖颈,身子也倾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