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好女难嫁 > 第28章 维梌远行

第28章 维梌远行

    天气稍稍转暖, 许多人已脱了冬日的棉衣换上春秋夹衣,院里新草长了半尺高,已然能听到街边城外的莺声燕语。江南春日好, 水轻风软,土里也带了湿润的清香之气。

    这早春风和气暖时节, 维梌维杞两人并学院里的几个同窗一起, 要出门游学了。

    前几日从集市上买了两条毛驴, 两人一人一条,用来驮行礼。两人的书本笔墨及日常用物都打包了不少, 再加上书童的用品,好一堆, 大约百多来斤。这么多的东西仅靠四个人背着走,只怕是不能的, 因此才买了两头毛驴。

    毛驴背上,驮了一只大宽又大的薄鹿皮褡裢,左边装的都是书本笔墨, 右边装的是好多竹筒油布小袋, 正背上还驮了被褥衣裳雨具,左右上面这么一整装, 就没办法骑人了。

    去了学馆与同行者一聚, 发现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状况, 维梌兄弟是捎了许多给祖父母及伯父一家的物什,别人家也是, 要往舅舅家捎的, 往姑姑家捎的, 往父亲的同年世交家捎的……也是装了满满一驴背。

    于是彼此发笑, 罢, 就步行着走吧。

    出门前,还要往衙门里开户籍证明等能证明身份的文件,出远门的人必是要备这些的,若遇着什么事,这些东西能保命,便是银子不带也使得,这些却是不能不带的。

    顾父担心儿子路上遇了难事,也写了几封信给俩人带上,他也是有几个交好的同窗同年的,大家也是散落在四处,偶尔有联系,若维梌他们去了他们所在的地方,最好还是上门去拜访一趟,正好让前辈们点拨一下学问。

    将劝诫话说了一遍,拍拍儿子们尚显单薄的肩膀说:“出门在外,要多爱惜身体,不可使我与你们母亲担忧。”

    这是一个内敛的父亲表达出来的极简单的爱惜之情。

    顾母的难过就比较外露,说如今世道这么乱,出门最是艰难,一时遇个天冷雨湿的,万一作病了可怎么好,于是多多收拾了厚衣裳给带上,尤是不放心,又说要出去几年,风餐露宿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心里是万分不愿意让孩子们去受罪,却知这话说不得,惆怅的哭了几场。

    姨娘们也跟着哭,哭完之后,将自己的体己拿出来,给儿子们带上。

    杨氏也是惶然悲伤多些,她来家还不足三月,与维梌正是耳鬓厮磨好时候,蓦的要两下里分开,煎的人心里乱纷纷的疼。再加上如今出门又不十分安全,每年都有许多人再也回不了家……她是不敢这般想的,只盼着维梌能平安归来。

    维梌维杞兄弟俩跪别家里长辈,维杞只说让家里别太担忧,他会时常寄信回来,维梌安抚过妻子,又来玲珑跟前:“别人家都是父母兄嫂照顾家里的女孩儿,我知道你与寻常女孩儿不一般,心里多有衡量,反是照顾父母家人更多些。我一直自责去岁冬时没早些回家来,让你一个小娘子去扛那样危险的事,又骄傲于你做的如此好,使我一个男子亦是汗颜。因为家里有你在,兄长在外面才会感觉无后顾之忧。此番也要劳你多看顾家里,我知道辛苦,只是你在家,我们在外会很放心……”

    玲珑点头应下:“兄长放心,家里有我。你们在外面也要多保重身体,若是方便的话,兄长们每到一处遇着好的景事人文,不妨记录下来,哪怕寥寥数语,日后,许是能留存收录,也算不负你们此次的游历。多寄信回来。”

    维梌郑重其事的应下:“妹妹的话,我记下了。”

    临行又说:“劝着些婉娘,别让她和阿娘闹脾气。”

    茹婉:……我这么大一个人就站在阿姐旁边,怎么偏不与我说,反倒与阿姐说?

    维梌拍拍茹婉的头:“要乖些。”

    茹婉跺脚:“阿兄讨厌,我如何不乖了?”

    维杞好笑着安慰:“嗯,你乖,可乖。”

    茹婉:……次兄也讨厌。

    那边几个人一出大门,茹婉的眼泪就啪的一声掉在地下。

    转过身,几个女人也在哭,杨氏抽泣的身子都抖了。

    就……怪让人眼热的。

    玲珑抹去眼角的泪珠,扶着顾母往回走,杨氏也捏着帕子跟在顾母身边,茹婉左手挽一个阿娘,右手挽一个姨娘,跟着回了二院。

    维梌兄弟俩有过一次出门的经历,家里几个女人哭了一会儿也就没事了,不过闲时念叨几句,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倒是杨氏,小夫妻蓦的分开,一时受不了,几天里眼睛都是肿的,心不在焉,神态也焉焉,做什么都失神,一看就是离愁别绪上了心头,犯了相思病。

    顾母苦恼的找玲珑诉苦:“每日早早就来了,来了也不说话也不做事,就坐在那里发呆,坐着坐着就哭将起来,她也不出声儿哭,就睁着眼的流泪……我先时宽宥她小夫妻乍分离了不容易,便忍着没说她,谁知一连几天就是这副呆模样,我今天早上说了她两句,她又哭起来……我一个当婆婆的,难道要哄她不成?”

    玲珑笑说:“那成,我去哄吧。”

    “你怎么哄?”

    “找点事做就没空胡思乱想了。”

    做什么呢?

    打理院子。

    这宅子是官衙内院,前人没怎么打理过,估计就是随着丈夫上任住进来,再随着丈夫离任搬出去,不属于自己家里,即是不便打理,也是疏懒于打理,前前后后许多年,屋子都快老旧了,院子里还是空荡荡的,没留下多少东西。

    玲珑要打理院子,顾母也是略有些不愿意,如今进进出出的都要钱,打理院子更费钱,家里又不宽裕,如何肯糟蹋许多钱在这院里,况且,这宅子又不是自己家的,费那些心思做什么。

    心知拗不过女儿,顾母索性眼不见心不烦,自己只管做自己的事,旁的事,由着玲珑折腾,横竖她不给支银子,再是折腾也有限。

    茹婉捧着自己存了许久的零花钱找玲珑——

    “我想在窗前种些花树,海棠使得,玉兰也使得,茶花更好,还要架一架秋千,秋千底下种些软和的草,摔了也不疼。墙边上再种一架蔷薇,让它攀着墙壁爬,还要种许多竹子,竹子长成,夏天时候,我们就躲里面去,定是比外面凉快多了。我见人家院里用大水缸种荷花,水缸咱家里多么是,咱们也种上……你看看,我这些钱能买多少花树苗子?”

    玲珑推开她的手说:“正儿八经的好花树苗子,你这些钱连个枝叶都买不来,咱们不必花钱买,让阿兄去外面问问,谁家有掘了不要的花树苗子,不拘好赖都要回来,咱们费心思养养就能种。竹子也不必买,让张大叔去林子里砍几条长了新笋的竹鞭回来,种下去就能长成。咱们先试试,不使银子能不能把院子打理出来。”

    “成么?”

    “成不成的,总要试上一试。你去请嫂嫂来,咱们问问她有什么想法。”

    茹婉出去了,玲珑铺开纸,粗粗的画了一下宅子的轮廓格局,仔细点了茹婉那院子的周边,简单画个设计草图。

    图还没画好,茹婉和杨氏就来了,杨氏还是一副郁郁寡欢的模样,茹婉拉她坐下,她就坐着,不说话。

    玲珑只能跟她找话说:“我和妹妹想归置一下院子,添些景物,寻嫂嫂来,想问嫂嫂有没有想法,你们那院子里可要添些什么?”

    杨氏恍惚了一下:“啊?要种树么?你大兄喜欢桂花树,院里栽一颗桂花树就行。”

    玲珑又说:“人说兰与桂齐芳,不如,嫂嫂院里再栽几丛兰草,春来兰芳,秋来桂香,两相得宜,可好?”

    杨氏仍是恍惚点头应答:“就听妹妹的。”

    玲珑叹气道:“不能听我的,院子是你在住,若要住的称心舒服,还是得由你来归置,桂花树要种哪里?是庭前还是院中,兰草要种什么地方,是窗前还是墙角,除这两种之外,还要置办些什么?嫂嫂,兄长在家时,你们俩个固然要琴瑟和鸣,可你一人在家时,也得想法子让自己充实起来,不能整日想着他,你也要想想你自己……他不在你身边的光阴,也不能虚度了,否则,就是辜负了你自己的大好年华。从今天起,嫂嫂不能再整日悠悠思思心不在焉了,你要和我们一起忙了。”

    杨氏这回终于不神情恍惚了,却又哭了起来。

    玲珑无奈的劝她:“我知道你心里难过的很,只是大兄是个有志向的人,他是他的妻子,是父母之外最亲近的人,以后要一生和他生活在一起,你不能遇了事只管哭,你若是立不起来,他将来依靠谁去?谁又能稳着他的心,免他生了后顾之忧?嫂嫂,不能再沉郁了,你得想法子追上我大兄的脚步,如此,日后你们俩才能相偕相依着走过一辈子。你若是一蹶不振,不想法子立起来追上去,以后,我大兄怕是要一个人负着一家子行走了,如此,岂不是太可怜了?你既是爱重他,如何肯舍得让他心里没个可以依靠相信的人?”

    杨氏哭着哭着就哭不下去了,呆愣愣的看着玲珑,半晌,见玲珑说的愈发直白,羞恼似的垂下头,转过身,给玲珑一个背影。

    玲珑:“……嫂嫂?”

    杨氏嗡着鼻声说:“我省得了,会帮妹妹的。日后,妹妹不可再说这样的话,让人听了,可怎么好?”

    玲珑呆住:……啊这……就羞的不行了?

    不过,好歹劝住了这个我见犹怜多愁善感的新嫂嫂,真怕自己说这么些话她还嘤嘤嘤个没完,那就真要麻爪了。

    杨氏不好意思的用帕子拭了拭红肿的双眼,红着一张俏脸说:“我喜欢芙蓉花,那花朵开的又红又大,花一开,满院都香了。还想种桃树,苹婆果树。”

    玲珑笑说:“行,你想种什么都行,横竖我只管记下来,苗子的事,让我阿兄头疼去。”

    杨氏这才笑了。

    顾母那边没要求,玲珑给设计成什么就是什么,倒是顾父提了许多要求,又要种一株梅树,又要栽几株牡丹,又要扎两条竹篱笆,篱笆根上种几株菊花,梅树最好是腊梅,若不行,红梅也使得……

    玲珑:……咋恁矫情呢,不花钱的梅树,挖到什么就种什么,还挑?没的挑。

    维樘老气横秋说:“为兄窗前种一丛细竹足以。”

    维桯:“阿姐阿姐,我要种李子树,要甜李子不要苦李子。”

    两个姨娘也佛系:“姑娘们自己拿主意吧,我俩个不挑。”

    玲珑茹婉并杨氏三个,很费了一番心思,将各院做了个设置,画了草图,写下需要用到的树苗花苗种子及各种物什的名称数量,较交给维樘,让他尽快将这些东西弄来。

    维樘拿着玲珑写的密密麻麻的清单,整个人头都大了,树苗花种可以理解,这破瓦盆烂瓦缸干树叉朽木头又是何物?

    不由怀疑的问李家小童:“你确定,姑娘要的是这些东西?”

    童儿斩钉截铁的答:“姑娘说了,就是这些,小郎若是连这些都弄不来,就真真是朽木头了。”

    维樘:……

    竹鞭弄来的早,张大叔弄了一车回来,种菜园子的四个妇人拿镢头来,一会儿就刨开几条土沟,竹鞭埋下去盖上土,踩瓷实了,第二天浇一次水,就不管它了,能不能生出笋来,全看它自己。

    藕茎回来的也快,李家小子往湖里走一趟,捞了几条鱼,与种荷花莼菜家的小儿换了几支新藕节,又挖了一缸塘泥,拉回来把泥分装进几个大缸中,再埋了藕节进去,灌满水,放墙角下不管它。

    别的花树也陆陆运回来,都是维樘压了满身的矜持,去几处街巷坊市里淘弄回来的,还跟同学家匀了许多不甚贵重的花木来。回家来委屈的说,同窗们都说他是个俗物。

    玲珑安慰他:当下时节,俗物可比光风霁月的雅士有用多了。

    维樘瞪她:……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呢,他好端端的怎么就成了个俗物?他是为谁来着。

    玲珑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他:横竖不单单是为了我一个。

    茹婉叽叽咕咕笑个不停,见维樘又看她,她也急忙转过身去。

    ……

    茹婉院里的蔷薇苗也弄来了,细细一枝,长着许多新叶片,茹婉高兴不己,唤了几个妇人用竹子帮她搭花架。妇人们见了那支细细的花苗,觉的这两三年它是爬不起来的,很不必搭架子。但茹婉执意要搭,妇人们只能帮着搭好。

    采莲娘挖了个小坑,铺了一层鸡粪,然后将小苗栽好,舀了几瓢水浇透,便回厨房忙去了。

    今年春上因为要重新归整院子,所以各处都忙着,府里人员也四下里扯调着使唤,厨上的人也没闲着,哪院子有急活儿就去哪院子,做完了,再回来做份内事。

    这几日活儿多,玲珑让厨上煮饭多舍些油水,鱼鸭不能缺了,米面上也大方些,让大家伙儿都吃饱,要不然哪有力气挖坑种树翻地耙草。

    厨房里人也不得闲,饭就捡简单的做,一整锅炖的酥烂的河鱼,一锅老鸭熬的汤,蒸一锅米饭,再拌两个新鲜蔬菜,大家伙儿一道儿吃。

    上屋这里,顾父带回两封信,一封来自嘉兴,封来自冀中,嘉兴的是维梌寄来的,言说他们在嘉兴多留些时日,那里也有名儒在讲学,许多士子闻名而去,他们也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友人,一切安好,勿挂念。

    还夹了一封给杨氏的小信,杨氏小脸通红接过信,匆匆告退回自己院子了。

    冀中来信都是寻常家事,说老爷子春上贪了一次杯,闹了几天肚子,幸亏早早看了大夫,吃了几天药,就好了。老太太眼花的利害,隔几步远就认不清是哪个了,针线活也不能做了,闷着无聊,家里给她抱了一只猫崽儿养着。维枃考中了举人,已经进了京,准备试试四月里的会试。二郎三郎四郎也会在四月回淮南,准备那里考生员,若考中,就不必回冀中,直接去苏北,让顾父指点半年,再送他们游历。二娘子也好,凌家很满意二娘子的品行,此次维枃入京,就在凌家借住着。陈小郎也中了举人,是北直隶年龄最小的举人,顾家的意思,他年龄小,阅历不足,该出去走一走的,只不知陈家是什么意思……高许二位夫子也好,教养家里娘子很尽心,身体康健,兴致盎然,前阵子还教家里小娘子们酿了许多酒,都在中院的老梨树下埋着……又问顾父,他今年参于了此届南直隶的乡试,可有适合的举子?

    问的是谁的事,不言而喻。别的倒还好,都是喜事,只顾父很是挂念父母,想着已经老迈的父亲母亲,又是一夜难眠。

    隔天,顾父就回了信,先问候了父亲母亲,叮嘱他们务必千万要保重身体,又祝贺了顾大伯双喜临门,预祝维枃金榜题名,也说了维梌维杞的事,又将家里女儿和儿媳打理院子的事说了一遍,最后……他已看中了两个学子,不过尚未定下,因为两人都去了京中会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南直隶的少年英才,去了京中,不知还会不会遇上别的事,索性等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