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 > 第42章 分粮,杀猪

第42章 分粮,杀猪

    沈安宁带着小侄女回来的消息她并没有打算瞒着

    早上起来刚吃完饭,村里的大栓婶、为佳婶还有几个和她关系很好的大娘就上门来了,手里都拿着几块碎布料。

    “安宁啊,婶子们过来看看你,你这自己还是个小孩呢,要有什么不懂得记得找婶子们过来帮你。”

    沈安宁接过碎布,这边有孩子要穿百家衣的说法,“谢谢婶子们了,外面天冷,你们快进来。”

    炕上的沈梓希刚出满月,所以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吃饱了就睡,一点心都不操。

    几个婶子看着小孩,“哎呦,可真好看啊,安宁,你把这小侄女照顾的真不错。”耿为佳笑了笑,“安宁,小孩子体热,白天这炕别烧的太旺,穿的厚实些,放在炕头上。”

    “行,好嘞。”屋里沈梓希睡的正香,沈安宁把几位大婶带到外面,给几个人倒了红糖水。

    “孩子看着养的不错,但是,安宁啊,你说你哥哥嫂嫂真是的,任务多也不能就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你这里来呀,你也还是孩子呢。”

    沈安宁把柜子里的炒板栗和松子抓了一盘端到桌上,“婶子,我大伯大伯母在西北呢,那边空气太干燥了,还不如咱们大东北呢,而且我又会医,遇上事总比他们两强一些,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安宇安宣这么大了,也能帮上不少忙。”

    几个婶子也就是说一说,对于沈安宁她们是很放心的,“行,反正你有事就知会一声,婶子们能帮就来帮你。”

    “好,我念着婶子们的情了,你们快尝尝我炒的干货。”

    几个人坐了一会,就起身要走了,今天她们就是过来送布条的,刚出生的小孩子穿百家衣会有福气。

    沈安宁将几个婶子送出门,回到房间看了看小丫头,小脸睡的红红的,带着她进空间,找了个婴儿睡篮,把人放进去,她要去成衣店找找布料,给小侄女做一个百家衣包被。上辈子小丫头肯定受了不少苦,“这辈子,姑姑一定把你养的白白胖胖的。”

    下午分粮,留下双胞胎在家里看着沈梓希,沈安宁和知青一起去领粮食,这一次分粮可是要吃到明年秋收前的,大家都比较重视。

    前几天村里刚去交了公粮,剩下的留一部分做种,留一部分放村里的粮仓预防着,剩下的就分给村民。

    沈安宁加上弟弟妹妹的工分和人头粮一共能领到四百斤,三百六十斤粗粮,四十斤细粮。依旧要的杂一些,细粮就是二十斤白面,二十斤大米。

    今年东北这边收成不错,可南方就差劲些了,知青院里好几个人都合计着将粮食寄一部分回家。

    齐婉丽和钱惠前两年和别的女知青住在一起,她们的粮食都不多,几乎每次分粮都差点成倒挂户,都是靠家里接济才过来的,这次她们也准备省一省。

    沈安宁看着大家这样也没多说什么,冲许红霞招了招手,“晚上,你抽空去小院找我一下,有话和你说。”

    晚上村里杀猪,沈安宁没去,双胞胎和他们的一帮小伙伴一起去涨见识了,沈安宁看着二人出门,吩咐道:“分肉的时候咱家要一半排骨一半五花知道了吧。”

    “嗯,放心,姐姐,不会忘的。”带着任务的两人背着背篓就走了,晚上还有杀猪菜,两人还拿走了一个盆。

    许红霞到小院的时候,沈安宁正在蒸馒头,再过几天就要下雪了,现在多做些到时候可以冻起来留着猫冬慢慢吃。

    “安宁,你今天叫我过来是有什么事儿吗?”许红霞正愁呢,她这次就分了不到三百斤粮,还不一定能吃到明年秋收呢,也不知道家里的供应怎么样。

    看着她的样子,沈安宁说道:“放心吧,北京的供应还好,你爸妈都有工作,不用太担心,我今天喊你过来是想告诉你,我家里有亲戚在县里粮店那边工作,今年咱们这儿收成不错,村里不敢把储备粮卖了是怕来年收成差,但县里今年的供应多,粮店可以出售一批,只有大米白面,大米有粮票二毛一斤,没有粮票四毛,白面有粮票二毛七,没有五毛四,你可以回去问问她们,包括男知青,要是有需要的,统计好数量告诉我。”

    “天哪,安宁,你这是来救命了。”沈安宁的话无疑是救命稻草,许红霞等不及要回去,也不管知青点有没有人,急着跑回去了。

    沈安宁其实也并不想当救世主,她也不缺钱,空间里的粮食吃个十年估计也吃不完,知青点的人对她都不错,何况她以粮店亲戚的名义卖那就是工作人员内部优先,也不犯错。

    沈梓希小朋友还是处于睡了吃,吃了睡的阶段,反正被子包起来别人也看不见,沈安宁直接给她穿上了纸尿裤,把家里的大缸刷了一下,白菜对半切开过一遍热水,她准备开始腌酸菜了,要在家里待将近三个月,还得给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找点事儿做,冬天也要预备一些药,还要提前去公社把班调一下,猫冬的这几个月住在镇上的医生值班,开春了再补回来。

    沈安宁很忙!

    六点半,天都黑透了,沈安宇带着沈安宣才回来,她们家分了两斤五花肉,两斤排骨,直接放在屋外缸里冻着,留着过段时间再吃。

    一人一个馒头,配上杀猪菜,味道好极了。

    十二月中旬,小学已经开始放假了,趁着现在还没大雪封路,沈安宁早上起来喂饱了沈梓希,给她换上干净的纸尿裤,沈安宣在家看一阵儿没问题。

    背着背篓骑上自行车去县里邮局,她要先去拜访耿成毅,送点年礼,猫冬前她就不再来了。

    两斤点心,六个苹果,两个罐头,但耿叔家里只有放假待在家里的小孩,直接放下说了声,沈安宁便离开了。

    到邮局给家里寄了板栗、菜干、榛子、松子还有晒好的榛蘑,满满一大袋,光邮费就一块八毛钱。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和两个表弟聊了会儿天,写了一封信寄了回去。

    手里的票又攒了一些,看着一沓工业券,沈安宁走到供销社,也是巧了,是上次认识的李芳,直接走过去,“同志,你好,有煤炉吗?”

    “哎,是你啊。”李芳看着沈安宁,虽然时间有点久,但她还记得。

    “还有两个,你来的也是巧了,再过几天,等县里几个大厂工人发工资估计就没有了,来,跟我进来吧。”李芳带着沈安宁直接到仓库拿货,一个煤炉八块钱还要三张工业券,属实不便宜。

    付了钱,沈安宁拎着炉子,趁着没人看见,给李芳的口袋里塞了一张两斤的全国粮票,“芳姐,我想问下你这个蜂窝煤去哪里买啊?”

    李芳笑了笑,直接把人带出供销社,掏出一张两百斤的购煤许可证,“买蜂窝煤要有煤票或者许可证,你们公社镇上就有,都是从城里的煤厂运过去的,我家里有亲戚在煤场上班,这才弄了些份额。”

    沈安宁上道极了,“芳姐,您说个价儿。”沈安宁想了下两百斤煤大概300个,一天按照四个左右用,三个月有点悬,不够用啊!

    “妹子,你要是还有全国粮票,给十斤,或者就给四块钱。”

    有点小贵,但沈安宁能接受,毕竟现在工厂里的工人冬天一个月也就只有二十斤的供应,沈安宁直接掏出一张大团结塞到李芳手里,“芳姐,两百斤有点少,能不能多弄点。”

    一张大团结攥在手里,这是李芳半个月的工资了,“那你等我一会儿。”李芳想着口袋里的大团结,进供销社把包拿出来,“姐这里总共就四百斤了,明年你要是还需要,早点来找我。”

    接过批条,“好嘞,谢谢芳姐,明年我指定是要芳姐帮忙的。”看着李芳进了供销社,沈安宁将煤炉放进背篓,收进空间,骑车赶往镇上买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