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重回七零,改变一家命运 > 第1章 二零零八
    北京,2008年8月1日,盛夏。

    天气闷热的很,树上的蝉鸣声也越来越响亮,叫的人跟着有些心烦意乱起来。

    还有一个星期便是奥运会的开幕仪式了。

    自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这些年来,来北京旅游的人是越来越多。

    北京,这个古韵深厚的城市,景点一个接一个被开发,高楼也一栋接着一栋起,所有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曾经只存在想象中的的世界终于在现实里有了具象化。

    今年52岁的沈安宁孤零零地坐在院子里,听山脚下旅行社的导游带着小蜜蜂扩大后传过来的声音,隔得有些距离,听的不是特别清楚。

    这几年随着八宝山附近被开发,不少公司、学校会在节假日的时候组织人来参观景点、祭奠英烈,附近的几个村庄也慢慢地顺应市场需求,改造成了农家乐和度假村。

    为了方便游客还有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在通往上山的小道附近,政府改建了一个类似农贸市场一样的小街。

    小街不大,中间是青石板铺成的路,两边是面对面的商铺,不同于农贸市场的是,这个小街上的店铺种类比较全,不只卖农产品。

    小街右侧的前几家店面被打通了,开了一个超市,超市不是特别大,但东西很全,游客在上山之前,很多人都会选择到这里面买些水和零食。

    超市的对面有五家店铺,一家奶茶店,这也是今年刚盛行起来的产品,是从湾湾那边传过来的,还有四家分别是老式点心铺,蛋糕店,早餐店和一家饭店,这几家店铺只有饭店是带着二层的,其余的都是单一层门市。

    超市再往前走就是粮油店,对面是卖熟食的铺子,这两家店铺位置好,面积大,在小街中心的位置,同样是二层的小楼房,除了前面的超市和对面的几家店,后面的店面都是带有二层的商铺,上面做仓储和操作区,下面是做零售的店面。

    粮油店边上是鲜肉铺和干货铺,对面开着一家蔬菜水果卖场。

    一条小道隔开。

    小街的最后面几家店铺有一家是成衣店,成衣店也卖布料,店里还有老师傅负责量尺寸,也可以定做自己喜欢的样式。

    最后是一家鞋店,里面有皮鞋订做服务,一家杂货铺,一家中西医合作的药房。

    后面的这几家店铺纯是为了附近的村民提供方便。

    因为开发成农家乐、度假村的几个村庄中间有一条河,再远些还有村里的土地,是北京现在难得还有的水稻田,里面养着稻田鱼,所以小街是不卖水产品的,再者也是因为鱼腥味儿太重,怕游客会讨厌。

    沈安宁现在住的地方便是在小街右边,离得并不远,走路大概五分钟的路程,小街的左面就是已经开发好的,上山的阶梯通道。

    她住的地儿是带着小院的二层小楼,修了一个半地下,不是很大,平时用来存些杂物,冬天的时候当个菜窖用,院子里种了些花,红砖的围墙,小院左右和后面的几亩地,被分成一块一块的,种些粮食和蔬菜,坠着些果树。

    说是二层小楼,一层并没有住的房间,一个大厨房,餐厅客厅连在一起,加上一个卫生间,一百多平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二楼有三间卧室,一间书房,一个卫生间,沈安宁一生未婚,无儿无女,身体也不大好,是七十年代时下乡当知青的时候落下的病根。

    四十岁之后,她几乎就是在这里开始了养老生活,节假日和星期天姑姑家两个表弟的孩子,也就是她的侄子侄女们,会轮番过来陪她。

    说了很多次,她一个人在这挺好的。

    不过孩子们总是不听,逢年过节都是一家子拖家带口的过来,晚上睡觉地方不够,都要在客厅打好几个地铺才能睡得下。

    院外的蝉鸣声太响,沈安宁听着有些燥得慌。本想起身出门,透过窗户看到远处热热闹闹的人群,又没了心情。

    走到二楼的书房,书桌上摆着沈家人唯一的一张大合照,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堂哥堂嫂,爸爸妈妈,哥哥,她,一对七岁的双胞胎弟弟妹妹,还有姑姑姑父和两个表弟。

    带着皱纹的双手小心地抚摸过照片上的每一个人,当年的他们照相时露着一张张笑脸,一个家族十六口人,在照相馆记录下了幸福的一刻,但现在一家子只剩下在干休所疗养的姑姑姑父,两个表弟和她了。

    这些年,沈安宁每每做梦就会梦到当年的场景,在七十年代那场运动中,一整个沈家被形势逼的分崩离析,短短几年的时间,一个接着一个离开,先是大哥大嫂在下放的农场生下的小侄女,再是受不了打击,身体本就虚弱的大伯母,,,,,她带着思念熬到了现在,看到了改革开放,看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飞跃和奔腾。

    却再也没感受到当年的欢笑与记忆中那一声声叮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