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 第122章 过年
    要说朱标一生也是顺风顺水的,刚出生没多久朱元璋称王他就被立为了世子。

    更是师从大儒宋濂,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在有意的经营之下,宽厚仁慈之名更是流传甚广。

    等到了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正式立,年仅十三岁的朱标为太子,从小他就被朱元璋悉心教导。洪武十年二十二岁的朱标就开始被朱元璋手把手的教导处理政务。

    可以说朱标是从出生就在罗马的人。

    所以朱标有一套自己的行为思想,他虽然受到了儒家思想,对于礼仪行为举止比较在意,平时更加注意形象。

    同时又因为朱元璋的教导,也不失果断,他更善于操控人心,进而操控全局。

    而不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招式大开大合,为人所诟病,虽然一大部分骂名都是替他背的。

    深吸一口气朱标再次摇头:“父皇儿臣知道,只不过英儿最近越来越张扬,这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若此事传出户部那边”

    “他们敢!跟一个八岁孩童置气?更何况那还是咱大孙!”朱元璋抚了抚胡须。

    “你啊!稳重多了,现如今缺少了些少年意气了!”朱元璋摇头。

    朱标闻言有些惊疑的看了老朱一眼,随后低下头沉默不语,眼中的光芒闪烁不定。

    ————

    要过年了,整个应天府喜气洋洋的,连朱雄英的算学堂也是张灯结彩。

    朱雄英当然没有忘记这边,特意采购了酒肉,就是为了让一群人过一个好年。

    张大一家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一家人都换上了新衣,这是纺织厂的福利,每个女工都可以领布料,做新衣。

    张大媳妇,因为带了两个徒弟更是有额外的奖励。

    当然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的儿子,张狗儿!被吴王殿下赏识了!

    他们也不知道具体啥事,只是知道吴王殿下将一群孩子叫到一起算了什么账,他们家儿子聪明,算的快就被吴王殿下记住了。

    这不过年还特意送来了烤鸭腊肉,还有御酒!这可真是天大的荣耀了!

    “孩儿她娘!快过来!饺子来了!”张大抖了抖身上的雪,今日食堂包了饺子,也炖了肉,虽然平日里不让外带,但是因为今天是除夕,破例可以打回来吃。

    “来了!”张大媳妇接过饭盒,将其放到了最中间的位置。

    “哈哈哈哈!好!俺也沾了儿子的光了!竟然喝到了御酒!看还有谁说咱家儿子!”一杯酒下肚,张大涨得脸色通红。

    张大媳妇也用力的点了点头,眼中闪着泪光,爱怜的摸了摸低头吃饭的张狗儿。

    他们夫妻二人总算是可以扬眉吐气了!

    张狗儿虽然是老样子,一副呆呆的,在夫妻二人眼中不知为何变得灵动起来。

    应天城中,更是一片的歌舞升平。老朱一向提倡与民同乐,在大街上请了好多戏班子表演,还有杂耍之类的更是热闹。

    皇宫,大殿内

    “来!举杯!”朱元璋高举着杯子,一仰头一杯酒就下了肚。

    “重八,少喝些。”马皇后在一旁,小声的劝了一句却没有多管。

    “今日高兴!就这一次!”朱元璋陪着笑脸,他老了年轻时不在意,受的伤都找了回来,马皇后已经让他禁酒了一些时日了,好不容易得到了机会,可不要过过瘾。

    朱雄英也穿梭在众人中间,他刚刚被一众皇叔围着,几人仗着有些年长,尤其是朱檀,过了年也就该到了就藩的年纪了。

    拽着朱雄英不撒手,非要拼酒,一群皇叔也围着起哄,大有不把朱雄英灌醉就不松手的架势。

    朱雄英无奈喝了几杯,趁着几人不注意,赶紧溜回了便宜老爹身边。那几个皇叔这才作罢。

    看了看小兰香,还有乖乖坐在一旁的朱允熥,朱雄英暗自感叹还是自家的娃乖。

    殿外,能看到应天城的天空中,已经燃起了五颜六色的烟火。噼里啪啦的响声不绝于耳。

    只是在这一堆堆热闹中,还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地方。

    户部衙门,此时依旧是灯火通明,人们来来往往穿梭其中,户部尚书曾泰急的在书房中来回转悠。

    马上就要初一了,要是今天还没有上交,他可算是严重的失职!他的上一任,可就是这么被拉下去的!

    而且所有事情之中,他这边要是不能及时将数据呈报上去,其他各部的工作也会无法进行,所以他必须赶在今天晚上报上去!

    可是偏偏!出了错误!户部核算力求精准,是要求两拨人单独核算,最后对数,若两边数字能对上,则数据正常。

    可若是不行,那便要重算。

    偏偏赶在他到任的这年,数据还真的两方有出入!这不就尴尬了!

    那可是国库!是万万不能出错的!要不然本来这东西没有这么多,朝廷缺以为还有,按着这个数来办,到时候发现问题,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但是这件事情就是这样,一个环节出错,就必须要推到重来,所以两边一起重新开干!一干就到了现在!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核查,只有两方统一了才会进行到下一个环节。

    其实是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不过没有办法,老朱这两年因为胡惟庸案,杀的太狠了一些,一些户部的老官,死的死调的调,曾泰也是刚到任没有几个月,这种事情也没有经验。

    所以才犯了这么大的错误!还是有可能要命的错误!

    虽然太子来过几次,也都宽慰了他。但他可太明白了,要是让陛下不满意自己的效率,不说官帽能不能保住,脑袋能不能保住都是另说的!

    “快去!在去催一催!”曾泰对一旁的随从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