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我为明皇!大明当无敌! > 第112章 最终解释权

第112章 最终解释权

    知道为什么秦朝统一文字,统一了度量衡那么牛逼不?

    因为不论上边发了什么好的政令,都能经过层层传递将上面的意思完全曲解!

    举个例子,都填过表格吧,简单的表格,统计一个信息。

    简单的,名字,年龄,家庭住址,什么籍贯,民族,直系亲属,工作单位啥的。

    而且还有模板,甚至还有详细的解释,结果发下去怎么样呢?

    那五花八门的问题不就来了!

    家庭住址是填写身份证上的,还是现住址,两个地方来回跑的是不是要都填上?

    年龄写周岁还是虚岁?有几个没有上班的,他们的是不是等他们来了再给填上?

    就这,你看到填好的表格也能五花八门,错误百出。

    这还是现代社会,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可要是放到古代呢?出行全靠腿,通讯全靠喊的大明呢?

    为什么自古以来,不论盛世还是乱世农民过得都苦哈哈的,就是因为政令不通!或者是政令到了某些人的手里就变了味了!

    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命令不好么?不!上边的命令是好的,只不过执行过程中出的错误,可谓数不胜数。

    为什么?因为阿堵物,因为要做的稳。要保证不出错,或者将出错的几率降到最小。

    放到大明呢?那群乡绅,无良官员的手中呢?现如今百姓大多是不识字的,他们只能听这些乡绅的。

    明末,为什么缺钱?因为众正盈朝啊!那些高高在上的东林党人,把握了话语权,连皇帝都被他们唬的一愣一愣的。

    更不要提下边,老实穷苦的百姓了。

    几百年的土地兼并,士绅在当地可谓是说一不二,朝廷要加税,那他们举双手双脚赞成啊!

    因为你加一成,他们就敢收三成,剩下的一成再给你截取半成。

    老百姓不知道啊!所以他们就认为是皇帝老儿,不给他们活路,多收了三成的税收!不顾他们的死活!

    现如今朱雄英想要做的,就是将最终解释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行了,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将你的想法详细说说。”朱标在一旁追问。

    “孙儿前两天,找了一群书生,叫他们写出了一本明朝英雄传!还请皇爷爷和爹您掌掌眼!”朱雄英笑眯眯的将书从胸口中拿了出来,这是他提前准备好的。

    朱元璋接过来,匆匆看了几眼,然后不动声色的放了下去。这小说写的真实!

    朱标也看着,只见开头写着:那一年百姓的救星出生了!生在了一个贫民的家里,但是他生来神异其面容俊朗,聪慧异常这就我们大明朝,也就是当今的圣上!

    朱标看了看书,又看了看老朱,再看了看朱雄英。很想抬脚踹过去,但又怕老朱炸毛。

    一时间殿内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咳!咳!这本写的不错,说吧,你想用这个干什么?”朱元璋一本正经的问道。

    朱雄英了然,连忙接话:“这么好的书当然是要传布天下啊!为了更好的让那些老兵领会皇爷爷的光辉事迹,让他们知道自己过往的贡献多么巨大,孙儿决定派出一些说书先生,给他们来回的讲课,务必做到让他们印象深刻。”

    “将来到了地方,传播皇爷爷的光辉事迹!”朱雄英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咳!咳!咳!本来就因为有些面色泛红,想要喝口水压下去的朱标,听到这话立马被呛住了。

    朱元璋斜眼看了过来,“怎么?英儿说的有问题?”

    “没有!没有!儿臣认为英儿此话在理!应当赶快实行!”朱标忙着摆手,生怕叫老朱给记上一笔。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扭头又对着朱雄英露出了慈爱的笑容:“大孙,之后还有啥想法没?”

    “有!接下来就是每月都要派遣有关人员,给这些老兵定期开会!具体将一些朝廷的有关政令,还有听取老兵的反馈。这种事情可以让御史来做,由锦衣卫旁听做好记录。”

    这样一来就将三方引进来,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徇私舞弊的情况,至于地方上沆瀣一气。

    要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锦衣卫和御史天生就犯克,更别提那群老兵在御史眼中就是些丘八。

    而那群老兵对于御史这种文官,更加的看不过眼,几方互相牵制,互相平衡,就能大大减少互相勾结的机会。

    最主要的,朱雄英到时候会给老兵们一个职能,就是密折,当然肯定没有后世辫子那么夸张,但是他会利用三舍书屋的运输系统,通过邮政收到手里。叫专门的人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说到了正事,老朱也严肃了起来。

    朱雄英的计划也算是缜密的了,而且实施下去,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但是以老朱的性子,牵扯到如此的事件,他当然不会一下子做决定。

    朱雄英牵着老朱还有老爹面露犹豫之色。

    他想了想,低声道:“皇爷爷,父亲不如先撒下去一些看看效果?不用多了,那群老兵先选出年龄大的,先撒到南直隶的各个村落。这里离京师最近,有什么事情也好反应。”

    朱元璋一挑眉:“这个办法倒是不错。”

    看向一旁的朱标:“标儿,你觉得如何?”

    朱标点点头,:“暂时想不到什么差错,索性只是南直隶,大部分都是迁来的士绅,在此地还没有扎的很深,可以一试。”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朱元璋拍板,将此事定下来了。

    “皇爷爷英明!”朱雄英激动地躬身行礼,他这么激动是因为,刚刚他的气运足足向外面扩张的几十厘米,之前可从来没有过这么大的增长。

    正好他想要试验一下自己这个金手指,还有没有其他的妙用,这种增长可谓是雪中送炭。

    朱元璋撇了一眼正兴奋的朱雄英,轻描淡写的话语传到了朱雄英的耳朵里:“既然是你提出来的,那十号营里的那群老兵就归你了,到时候你绝的可以开始了再来找咱!”

    啥?朱雄英傻眼了,这怎么给自己揽了个大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