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宋小商圣 > 第138章 一杯敬长江

第138章 一杯敬长江

    本来喝酒没什么,但映雪姑娘说是\"拜师酒\",喝了就有师徒关系。

    老师和学生嘛,宴会结束后自然要切磋一番

    这个,大家都明白!

    平时喝这杯酒也就喝了,但今天不同,明朝有明文规定,禁止在职官员狎妓!

    虽然朝廷的规定大多被忽视,但问题是陈铭现在是钦差,如果真的喝了酒去切磋,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这杯酒恐怕不能轻易喝下!

    如果不喝,就是不给热情的扬州百姓面子,传出去也会落个傲慢无礼的名声,对陈铭未来形象不利!

    如果不喝,找个什么借口呢?

    ——就像在昌平州李家庄园时假装中毒那样?

    子痴第一时间想到了这个办法。

    不过陈铭是什么人?会用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手段吗?

    只见陈铭呵呵一笑,说:\"映雪姑娘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不是不给你面子,而是我小时候学艺时曾答应过一位高人\"

    四十

    \"这位大侠就是教我诗词的恩师,虽然我们之间确实有师徒的关系,但并没有正式的名分,因为他曾说过我是个习武之人。\"

    \"姑娘想向我学习,就像向树干求鱼,向盲人问路,当然,如果大家对文学有兴趣,一起交流我是很欢迎的。\"

    \"所以这杯酒,我实在不敢喝不过既然映雪姑娘代表了扬州的乡亲们和各位姑娘,那我提议,这杯酒敬给那位大侠!\"

    陈铭说完,起身庄重地举起满满的酒杯,朝着北方鞠躬,然后将酒洒在地上。这一举动让所有财主和美女们都意想不到。

    还没等人反应过来,陈铭又倒满了一杯酒,对着大家说:\"这杯,我认为我们应该一起喝,再次祝愿皇上万寿无疆\"

    说完,他面向北方鞠躬,然后一仰头,一饮而尽。这时,大家明白了,前两个理由合情合理,挑不出毛病,于是都跟着喝了这杯酒。

    \"最后一杯,是我个人敬给扬州的乡亲们和各位姑娘,感谢大家的喜爱,今天能有这样的作品,也是上天的恩赐!\"

    陈铭说完,也不等大家回答,一口气喝完了。他的发言让满怀期待的财主们和映雪姑娘愣住了,感觉哪里不对,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举杯应和。

    三杯酒下肚,后面的艾福四人组合和两位武林高手也反应过来,纷纷起身,找出各种借口一起敬酒。于是,你一杯,我一杯,大家喝得满脸通红

    现场的气氛再次达到高潮,映雪姑娘一时插不上话,深深地看了陈铭一眼,带着幽怨回到了座位上

    半个时辰过后。

    酒宴结束,众人历经艰险回到官船。郑焕仍然心有余悸地感叹:\"刚才真是险啊!如果不是公子机智过人,文采飞扬,急中生智,今天我们可能很难全身而退呢!\"

    听到这话,大家都表示赞同,更多地感到劫后余生的庆幸,夸赞的话都不再提了。陈铭端着茶杯,淡然一笑:\"其实敬酒很容易,找个理由多的是,一杯敬长江,一杯敬黄河,再来一杯敬大地\"

    大家听了,连连赞叹,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

    \"要是这样到处敬神仙,我怕他们的酒都不够喝呢!\" 王有贵突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

    众人一听,愣了一下,然后放声大笑起来

    一阵欢笑过后,大家都有些醉意,各自回船舱休息。当晚,两位武林高手尽职守护,守卫们轮流值夜,整晚平安无事。

    第二天清晨,不等扬州的乡亲们送行,陈铭让高手之一的金如铁带了一封真诚的信给汪文盛,然后起锚启程前往金陵。

    \"公子,老金那边不用担心,他会自然在金陵与我们会合的!\" 何如海恭敬地向陈铭报告道。

    陈铭轻轻点头说:“哎呀,实在是迫不得已,只能用这种方法了。再待两天,恐怕我就不能安然离开了……”

    他半开玩笑的话语让甲板上的紧张气氛缓和了不少。

    众人又是一阵谈笑,不再提及此事。

    过了三天,官船顺利抵达长江水面,明朝的应天府南京已在远方隐约可见。

    渡过江,靠岸,一切进行得平静顺利,船上的人都稍稍安心,望着高大的南京城墙,心中隐约升起一丝期待。

    钦差的官船停靠在龙江关码头的那一刻,大家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太安静了!”

    子愚忍不住开口说道。

    “没错,虽说不像扬州那边,但我们千户可是真正的钦差,这应天府的人也太不当回事了吧?”

    子痴跟在师兄后面抱怨道。

    “别担心,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上岸就知道了!”陈铭镇定地说。

    一下船,踏上坚硬的码头石头,陈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

    抬头一看,他有些愣住了。

    偌大的码头空荡荡的,除了几艘民船和商人,连一个官员的身影都没看见!

    仔细再看,其实并非一个人都没有,确切地说,还有两个人,但情况并不乐观。

    只见码头上,一位穿着锦衣卫百户制服的同事带着一名正规校尉,在风中显得十分狼狈。

    两人的衣衫有些凌乱,显得颇为狼狈。

    看样子,这两人似乎和陈铭差不多时间赶到码头。

    一见到陈铭,两人立刻恭敬地行礼,快步上前鞠躬说道:“卑职南京锦衣卫衙门百户赵德柱,校尉李铜,参见钦差……”

    “大家都是同事,不必如此客气,不过为什么只有你们两位?”

    陈铭向两人拱手,亲切又好奇地问道。

    赵德柱一脸惊恐地说:“唉!钦差大人恕罪,不是我们南京锦衣卫衙门有意怠慢,而是城里出了事!徐同知和兄弟们都去了内守备厅!”

    “赵百户说得没错,我们俩历经艰险才突围出来,现在不仅是锦衣卫,恐怕孝陵卫的士兵也都过去了!”

    李铜等赵德柱说完,担心陈铭不相信,连忙补充道。

    听完,大家心里不禁一阵寒意。

    怎么回事?

    好不容易来到南京城,还没喘口气,就发生了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