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宋小商圣 > 第119章 并非我背叛你

第119章 并非我背叛你

    陈铭预料到他的奏折会引起反响,但没料到会如此强烈。

    不说别的,仅城南千户所的简荣、黄福松和张波就多次前来,四处打探消息,寻求关系。

    西司房其他千户所的千户们也在暗中活动,使得陈铭和他的四位得力助手走在哪里都觉得周围有窥探的目光。

    这一天的辰时,千户所在签押房内。

    “千户大人,最近的气氛有点古怪啊!” 郑焕对陈铭感慨道。

    “何以见得?”

    “你看,底下的人情绪激昂,上面却毫无动静。” 郑焕疑惑地问。

    陈铭笑着对郑焕说:“呵呵,上面的人在计算也在等待我提出条件呢,当然最后还得真武大帝点头同意。”

    两人交谈一阵,王有贵来报告,说崔应元来了。

    陈铭点点头,说:“这家伙能忍到现在才来,真是不容易啊!请他进来吧。”

    不久,崔应元小心翼翼地走进了签押房。

    “千户大人安好!”

    “老崔,我们很熟了,直话直说,你是否担心我真的调查金花银案件,这千户所该如何是好?” 陈铭目光冷峻,语气冰冷地问道。

    “小的不敢,小的只想誓死追随千户大人!”

    “如果我说要你陪我去江南呢?”

    “小的也会誓死追随!”

    “好,如果让你担任这个千户,或者副千户呢?” 陈铭最后冷冷地问,双眼如电般盯着崔应元。

    “小的还是愿意追随千户大人,为皇上效忠!” 崔应元紧咬后槽牙,一字一顿地说。

    “好!那么城南千户所就拜托你了!” 陈铭最后低沉地说。

    闻言,崔应元瞪大了眼睛,直盯着陈铭,一脸的不敢相信。

    “不用惊讶,我们共事的时间也不短,你也清楚城南的‘治安费’是怎么回事”

    “这次的情况与以往不同,但实际上也差不多,都是一种交易,只是这次可以一起谈价的人多了一个!”

    陈铭忽然换了一种深不可测的语气说。

    那一刻,崔应元和郑焕都觉得眼前的人不再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而是一位老练且深思熟虑的政坛老手。

    “千户大人智计过人,卑职等唯您马首是瞻!”

    崔应元回过神来,首先反应过来,立刻单膝跪地,恭敬地行礼。

    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扯了些闲篇,崔应元带着微笑告辞离去。

    郑焕对着陈铭微微摇头,悄声笑道:“千户大人,这家伙可真是心机深沉啊!”

    “唉,人各有异,不可能人人都像王大哥那么实诚,也不可能是你这样始终如一的忠心……”

    “人群之中,百人百态,能办事就行!况且上面还有人在监视,这老崔,心里跟明镜似的。”

    陈铭也摇头,拿起茶杯猛灌一口。

    之后的日子里,陈铭更忙碌了,奔波于西司房和锦衣卫衙门,按照规矩拜见各位上级。

    然而,上级们默契地避开他们关心的话题,反而十分关心陈铭这个小千户的日常生活。

    比如他的直接上司郝同知,见到陈铭就格外热情,不断地询问他的冷暖。

    话题包括家中的老母亲身体状况如何,最近送的月饼味道如何,前门外新开了家酒楼味道也不错……

    陈铭也很自觉地没有提及禀帖的事,只再次表示对郝同知的感激和忠诚,对骆少保以及其他锦衣卫上级的谢意,以及最重要的,对皇上的忠诚……

    闲聊了一个时辰,陈铭起身告别,离开前留给郝同知一些纪念品,并留下一句话:外城厢的百户崔应元是个可靠的人。

    在郝同知慈祥的目光中,陈铭微笑着离开了西司房。

    除了公务繁重,私事也同样让他忙得团团转。

    营造社、食为鲜、美姿堂、水行、客栈……都需要他一一打理。

    幸好现在有徐霞客这样的高人在,否则陈铭还真不知该如何应对。

    食为鲜有张大哥,外面有刘伦,不必太过担忧。

    水行和客栈有道士坐镇,孙桐对锦衣卫的秘密任务不感兴趣,但工作勤奋,于是调到客栈,也算稳住了局面。

    唯一让他忧虑的是“美姿堂”,并非担心经营,有首席销售冠军客夫人带领,团队已扩展至百人,业绩也直线上升……

    让陈铭忧虑的是业绩太好,万一御姐提出无法满足的要求,该如何应对?

    因此,他还是需要保持低调。

    就连与朱公子见面,也要偷偷摸摸,清和宫不敢去,“美姿堂”更是不敢涉足。

    两人在“万盛楼”的“万般无二”雅间会面,不过还没到用暗号的地步。

    雅间内摆放着时令河鲜,只有四人。

    “你真的要去江南吗?”

    朱公子一脸向往地问陈铭。

    “不去不行啊!真武大帝都通过人问话了,这不是明摆着让人去顶缸吗?”

    陈铭夹起一片鱼脍,先放入蘸碟,没好气地回答朱公子。

    “天地良心!不是我出卖你,真的不是我!”

    朱公子喊冤枉,一边说着,一边将陈铭蘸碟里的鱼脍夹到自己碗里,看得陈铭和郑焕既有些恶心,又有些无言。

    “我家公子,已经许久未曾拜见老太爷了,只在八月十五日行了礼,交谈的言语不足五句……”

    忠老哥见此情景,立刻挺身而出,为朱公子解释。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逃避不是办法,不过徐先生那边,公子得替我多费心!”

    陈铭端起一杯状元红,认真地对朱公子说。

    “这个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如果老太爷那里有什么状况,我也会……”朱公子爽快地喝干酒杯,豪迈地应答。

    “不,不!千万不可,你家老太爷最忌讳别人背着做事,你还是安分地去进学吧。”

    看到朱公子的样子,陈铭急忙劝阻。

    一提到进学,朱公子顿时皱起眉头,引得其他三人又是一番劝说。

    最后还是陈铭保证,去了江南会不断寄信,每月一封,详细介绍江南的风俗人情,还有他偶然的创新发明……

    朱公子这才转忧为喜,又下令加菜添酒。

    一番畅饮,好不尽兴!

    又过了几日,临近八月底,该来的终于来了。

    城南千户所设起了香案——有上级官员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