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红楼:开局世子,黛玉青梅竹马 > 第618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觉得儿子兴许是抱错了

第618章 没头脑和不高兴觉得儿子兴许是抱错了

    更让王夫人觉得糟心的是,三丫头那个庶女也趁机露了脸。

    虽然不选探春,这好处也落不到她头上,她总不能让宝玉出来抢这个赞者或者有司的位子。

    但是给了探春,王夫人就是觉得不舒服。

    她宁可是别人占了这个好处。

    果然,贾敏生出来的能是什么好东西,那妖妖娆娆的样子,果然是上不得台面的,成日里去抬举一个庶出的秧子!

    还是想到了宫里的元春,王二太太的心情才好了起来。

    哼,任凭她是县主还是王妃,还不是不如她的元春。

    元春可是皇妃,等生下了小皇子,说不定将来还有大造化呢!

    至于那庶出的玩意,反正她的婚事握在她的手里,探春再怎么蹦跶,还能翻出她的手掌心不成?

    牛贝贝今日难得斯文了许多,她和贾探春一左一右,像门神一样陪在了黛玉周围。

    及笄礼之后还有酒宴答谢宾客。

    两人亦步亦趋的跟在黛玉身边,陪着黛玉一起招待和答谢宾客。

    “走吧,我今日可就靠你们两个“哼哈二将”帮我挡酒了!”

    听了黛玉的话,牛贝贝拍拍胸脯保证道:

    “别的我还担心不行,喝酒这事找我准没错,谁若是敢来找麻烦,我保证灌得她有来无回!”

    “放心吧,县主娘娘两战成名,牛姐姐又是满京城都声名远播的,我看不会有人来找不自在。”

    探春虽然嘴上笑着,暗地里却略有些心不在焉,她羡慕的看了一眼正在和那些王妃诰命们谈笑风生的黛玉。

    林姐姐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又是嫡女,还拥有这么隆重的及笄礼,作为同龄的女儿,谁不羡慕呢!

    在贾家,就算是当年的元春大姐姐,也是没有这种殊荣的。

    更别说平日里不受重视的庶女了。

    迎春二姐姐的今日其实就是她的明日,及笄礼根本不能奢望,就连婚事也不知道能不能得着一个好的。

    前些日子,西廊下五嫂子来给老祖宗请安。

    五嫂子她虽然青年守寡,但是如今儿子争气,也算熬出头来了。

    她儿子贾芸,还有那更远枝一些的几个贾家的堂兄和堂侄儿,听说如今攀上了北静王府。

    虽然做的只是外管事的活计,但是显然是未来可期,银钱也是不缺。

    探春恨不得这机遇也能落到自家兄弟身上,这个兄弟自然单单指贾环。

    奈何,北静王府纵然和贾家亲厚,有琏二哥和宝玉在前面,也万没有屈尊降贵去提携贾环一个名声狼藉的庶出子的。

    说不定,人家北静王连贾环是哪个都不认得呢!

    虽然赵姨娘和贾环为人糊涂,和探春常常要闹上一场。

    探春更深恨自己受限于庶出的身份,但到底血脉相连,探春还是希望贾环能够混出个人样子来的。

    说亲情也好,说功利也罢,唯有贾环立起来了,将来她和赵姨娘才能多几分依靠。

    宝玉和北静王是好友。

    按理说,以宝玉的仁善心性,直接求了他开口是最容易的。

    宝玉估计也不会拒绝她的请求。

    但是探春知道,这计策行不通,因为宝玉背后还站着老祖宗和嫡母两尊大佛。

    嫡母是不会允许宝玉为着让贾环出头,而去消耗和王府的情分的。

    所以,唯一的出路唯有在林姐姐这里。

    等林姐姐将来成了王妃,耳边风一吹,还怕走不了北静王府的关系吗?

    这般思量着,探春也收拾好心情,更加卖力的交好和帮扶起黛玉来。

    人逢喜事精神爽,女儿长大了,林如海欣慰之余,难免还有几分惆怅,尤其是见了某个知名不具的臭小子做的白玉发簪。

    看的林如海是痛心疾首,恨不得哭天抢地。

    女生外向啊,女生外向!

    玉儿长大了,也意味着没有几年,他就再也留不住自家女儿了。

    毕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于是乎,林如海看向水溶的小眼神更多了几分锋利,每每都像小刀子一样,恨不得一刀一个窟窿,把水溶戳成个蜂窝煤。

    翻过年,两位皇子总算结束了禁足,更令人他们振奋的是,两人终于可以来上朝了。

    让家里的大呆和二傻在家里避了避风头,司徒景还是决定把他们拎出来拯救一下。

    不过,处于这俩货有前科,所以司徒景也没给这俩人什么实权,更没安排去哪个部门观政,对他们最大的要求就是在朝堂上闭紧了嘴巴,半句话都别吭声。

    省的到时候露了怯!

    而这第一次朝会,皇子二人组充分的感受到了什么叫世界的参差。

    什么郡王?北什么郡王?什么静郡王?

    二人组一千一万个不忿,整个脸上都是压抑不住的愤懑之色。

    “北静王你怎么看”都快成了他们父皇的口头禅了!

    等下了朝,不高兴和没头脑,看着北静王的背影就更加的嫉妒了。

    他们下了朝之后,无处可去, 只能回府消磨时间,美其名曰读书,或者对着幕僚们无能狂怒

    天知道他们都二十四五,儿子都能打酱油了,还要读个哪门子书!

    比较起来,北静王的待遇却是无人能比。

    不止有郡王的爵位,才一进入官场就有许多大佬保驾护航。

    学习的地方也是顶顶重要的户部。

    这样一看,到底谁是父皇的亲儿子啊!

    为啥他们觉得父皇对北静王都比对着他们的父爱更多。

    自从林如海增补进了内阁,隔三差五的,几乎有一大半的时间都要去文渊阁那头,独自留在户部的水溶终于可以轻松摆烂一些了。

    比起前朝“尚书不入阁”的规矩,大晟尚书和内阁阁臣是可以兼任的,不过通常不会有人愿意挑战这种高难度,毕竟这相当于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像林如海这种就属于特殊情况了,户部尚书,也被称为计相。

    户部掌全国疆土、户籍、田地、赋税、俸饷等等。

    什么给大家发工资啦,印小钱钱铸银子,国库、粮仓、漕运,这些都归户部掌管。

    但凡碰到一个意志不那么坚定的,守着金山银山,还能忍不住不上下其手吗?

    这也充分的说明了,户部的工作有多么重要,为啥一时半会的,皇帝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替林如海。

    又是一年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繁殖的季节。

    人也不例外。

    这一年,长大的不止林妹妹。

    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猛地变成了大人,从无忧无虑的象牙塔出来,开始为了未来,为了生活,为了家庭而奔波忙碌。

    陆陆续续的,水溶参加了很多人的婚礼,冯紫英的,柳湘莲的,贾迎春的,牛贝贝的,卫若兰和史湘云的。

    其实史湘云的年纪还不算大,比黛玉更小一点,及笄礼都没有办呢!

    但是卫若兰有去西海沿子的打算,两家便将婚礼提前了。

    成婚,子嗣,出征,这仿佛就是武将勋贵的宿命。

    然后陆陆续续的,卫若兰,柳湘莲等公侯家里的嫡系旁支子弟们纷纷各奔东西,其中许多都去了西海沿子。

    南安世子霍苍仍然浑然不觉,还以为是因为这些人素来和他家亲密,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又和他玩得好,为了得一些照应,才去了西海沿子那里。

    霍苍不禁得意于自己的王八之气一开,就能让无数小弟俯首。

    反正也不会有人给霍苍解释其中的内情。

    霍苍收获情绪价值;朝廷收获插手埋钉子的机会;年轻而英姿勃勃的儿郎们收获获取军功的机会。

    属实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姑且就让霍苍且行且傻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