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红楼:开局世子,黛玉青梅竹马 > 第587章 忙碌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鸡汤是管够的

第587章 忙碌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鸡汤是管够的

    夏守忠见皇帝心情不佳,上前劝道:

    “陛下,用一盏菊花茶去去火气,您何必和这种蠢人一般见识呢?

    下次随便找个理由撵了他也就是了!

    您是天子,您的话就是道理。”

    司徒景笑骂道:

    “你这老货,朕难道是那种昏君不成?

    去喊北静王,还有秦院使来,朕要议一议那福苗推广的事。”

    从御书房出来的水溶很是无精打采。

    打工人的每一天都在想摆烂的边缘度过,他还要安排秋猎的事情,还要盯着忠顺和义忠,并不想再接新任务。

    就算能者多劳,手串帝也不能逮着一个人猛薅啊!

    回府之后,水溶叫来丁嵩:

    “丁先生,你之前不是看好了几个贾家王家的小辈吗?”

    “怎么?”

    丁嵩有了不好的预感,这可是他给自己准备的牛马,主公不会是想摘桃子吧!

    果然就听水溶说道:

    “陛下叫我进宫议了福苗推广的事,我想着他们都亲自接种过,性子又比较机变,正适合做这个事!”

    不等丁嵩拒绝,水溶就开始卖惨:

    “我苦哇,你看看我,最近城里城外的来回跑,整个人都累瘦了!”

    丁嵩看了看自家主公那透着红光,油光水滑的婴儿肥小脸,再看看头发日渐稀薄的自己,一时不知该怎么面对这臭不要脸的。

    到底谁才是那个累死累活的啊!

    “王爷,昨日您的折子是在下写的,上个月核算账目是在下带着人做的,前些日子琉璃铺子的事也是属下操心的,还要属下再继续盘点吗?”

    水溶已经脸皮厚到不为所动了,丝毫没有羞愧之意。

    他也是个大号的打工人啊,正所谓大懒使小懒,被压迫的永远是最下面的那个。

    “哦,丁先生辛苦了,再坚持坚持,忙碌是暂时的,未来是光明的,明天是美好的,等人手多起来,情况就会改善了。

    我给先生你加薪水,能者多劳嘛,拜托你了!

    吾不能没有先生你啊!

    先生于我,如水之于鱼,一日不可或缺。”

    丁嵩心中大骂:

    滚啊,你这马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是在画饼。

    同样的话,我已经听得耳朵快要起茧子了!

    贾珂几个却不知道那么多弯弯绕,得到了北静王府的帖子,几人简直是如获至宝。

    看来他们之前堵对了,果然是入了王爷的眼,让王爷留下了印象了。

    “你们亲身经历过,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此事为国为民,做好了功德无量。”

    “正是信任你们的能力,我才将此事拜托给尔等!”

    贾珂三人顿时热血上头,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拍着胸脯保证到:

    “草民等人微末之身,幸而得到王爷的赏识,敢不尽力?”

    “吾等定然竭尽全力,不辜负了王爷的看重。”

    丁嵩看着这几个可怜的小羊羔,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被人卖了还乐呵呵的数钱,顺便还要说句“谢谢你啊!”

    不过丁嵩最后还是配合的说道:

    “年轻人,好好看,未来是属于你们的,我看好你们哦!”

    “这个机会很是难得,有了这次经历,若是将来为官,就是一笔资历,纵然是不出仕,有了这次的锤炼,将来我也能放心的安排你们独当一面了!”

    王志眼睛发亮,激动的点了点头:

    “先生您放心,我们一定努力,不辜负先生您的栽培!”

    丁嵩看着三个小傻子从头到尾连工钱都没问就走了,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良心,哦,他离家出走了。

    幸好自家主公虽然压榨人,但是给钱很是大方,不然换了别人,这几个傻子怕是打白工还偷着乐呢!

    朝堂上的弹劾不但没有影响明镜阁的生意,反而让明镜阁更加的爆满了。

    就连家里有些余钱的小富人家也给家中的女儿买几个小的梳妆镜或者手持镜。

    毕竟这琉璃镜虽然昂贵,却比洋货铺子里要便宜多了。

    除了洋货铺子的老板怨声载道,其他人无论是买的还是卖的都很开心。

    水溶本来预计着本来预计着下次赏花会再宣传玻璃窗,没想到如今连广告都省了。

    那些王公贵族之间又掀起了订购安装玻璃的热潮,家里但凡有点余钱的,都给自己的书房装上了玻璃窗户,家里的掌家太太们也不甘示弱,既然前面的男人有,她们也不能少。

    花掉了给儿女和自己添置点好的,总比被老爷拿去讨好那些小妖精要强!

    南安太妃和嘉和公主这两个不差钱的,更是直接在府中盖了一间玻璃花房。

    京里除了林家和北静王府,也就这两家能有这种大手笔了。

    至于贾家,唯有刚刚得知了贾宝玉要入赘公主这一噩耗的贾老太君,为了安慰她可怜的宝贝凤凰蛋,掏出了棺材本,给贾宝玉的怡红院安上了玻璃窗。

    为此,贾赦还嘀咕了好久的酸话,不甘示弱的自掏腰包给大房这边也装了。

    老王的茶馆里,这一日也是宾客盈门。

    “自从有了这报纸,日日都有新鲜事!”

    一位闲客嗑着瓜子听着前面说书人读报。

    “说不定以往也有,只是你孤陋寡闻不知道呢!”

    同桌的狐朋狗友笑着斗起了嘴来。

    “别说,福苗这种事你以前能想到?

    竟然能接种之后就不得瘟疫的!

    还有什么红薯、土豆,产量那么高,真是闻所未闻。

    自从我表姑的孙子照着报纸上说的种了点土豆,他们家可再没饿死过人,也没在上门打秋风找我接济过。”

    “嗨呀,什么不得瘟疫,只是不会染上天花罢了,你可别张嘴就胡说!”

    “怎么,在说福苗呢?”

    两人齐齐抬头:

    “原来是倪二哥,几日不见了,说起来这福苗的事还是您了解的更全乎啊,听说小六子,铁蛋他们都被你送去做,做那什么,哦,叫志愿者了!”

    “嗨呀,说起来我就悔,早知道倪二哥拉人的时候我也去了,如今朝廷给接种,只有小孩子和老人给免费,咱们这等不缺胳膊不少腿的,还得自己掏钱。

    何况人家志愿者赏钱还丰厚,听说小六子家里都准备盖大瓦房了!”

    倪二嗤笑道:

    “你们一个两个都是马后炮,当初是谁吓得不行直往后缩,如今后悔也晚了!”

    那两人也不恼,陪着笑说道:

    “下次有这等好事,二哥可别忘了我等,这吃一堑长一智,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下次我一定赌一把!”

    倪二坐下了,又让茶博士上了一壶茶水。

    前面说书的又开始念起明镜阁的广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