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隋唐之我为混世魔王 > 第147章 王世充称帝

第147章 王世充称帝

    早在单应天拿下济南的时候。

    王世充就已经预料到,单应天会来攻击他了。

    并且提前传令各州县,收拢大军,向洛阳退去。

    此时,洛阳太尉府的王世充,则是眉头紧皱。

    他已经找来了自己的心腹杨公卿、云定兴、程洪、郭士衡,以及侄儿王行本、王仁则等人,商议如何应对眼前的局势。

    王行本道:“叔父,事已至此,已无退路,不如直接杀了杨侗,您自立为帝,与大隋彻底决裂,方有一线生机。”

    王世充叹了口气:“若是杀了杨侗,你我可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叔父,在我们杀了那些反对您当权的王公大臣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退路了,与其左右摇摆,不如放手一搏。”

    王世充则是看向了谋士杨公卿。

    杨公卿则道:“大人,虽然单应天兵强马壮,但是,他不应该护送杨广回京,杨广虽然是隋帝,可他已经失了人心,天下百姓,无不是恨之入骨。”

    “你的意思是?”

    “下官的意思,大人可以称帝,称帝之后,可以册封天下英雄豪杰为王,并且邀请他们,前来洛阳,与单应天和隋帝一战,败则全败,胜则平分天下,相信各路反王,定会蜂拥而来。”

    王世充听罢,眼前就是一亮。

    自己的力量,确实不足以对抗单应天,可若是天下反王都过来了呢?

    别的不说,若是那已经占据长安的李渊,可以率兵来支援,便足以阻挡单应天了。

    他扫了一眼其余人等:“你们觉得呢?”

    众人起身,跪倒在地:“下官恳请大人早日登基为帝。”

    王世充依旧没能下定决心。

    他深吸一口气,道:“请桓法嗣道长过来。”

    “是!”

    有人应声而去。

    不多时。

    一个身穿道袍,手拿拂尘的中年道士,就踏步而入。

    他面带微笑,躬身一礼:“贫道见过大人。”

    “道长,今天需要你卜上一卦,称帝之事,可能成功?”

    桓法嗣先从袖筒里,取出了一本书,呈给了王世充:“大人,此图为孔子闭房记。”

    王世充看着图,只见图上是一个男人,手持着竹竿正在赶羊。

    疑惑道:“此图是何意义?”

    桓法嗣道:“大人,这竹竿是个干字,一根竹竿,便代表着王字,羊则是杨,此图说明,王会赶走杨,注定大人取代杨家的江山!”

    “哦?哈哈哈……好!”

    王世充放声大笑。

    随后桓法嗣,又取出了两本书。

    一本是《庄子人间世》,一本是《德充符》。

    他开口道:“大人,这两本书,便代表着大人的名字‘世与充’,是顺应天命之意,理应称帝。”

    王世充仔细打量着两本道家书籍,心中最后一点担忧,也就彻底放下了。

    他点了点头:“想不到,这还是上天的旨意,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多谢道长为本官解惑,我现在就任命你为护国法师!”

    桓法嗣大喜,拜倒在地:“臣,谢主隆恩!”

    他这一句话,又让王世充兴奋不已。

    将其搀扶起来,道:“以后就仰仗国师了。”

    当天晚上。

    王行本便带兵闯入了皇宫,逼着杨侗,喝下了毒酒。

    王宫里面的宫女、太监,以及诸多嫔妃,也惨遭毒手。

    王世充连夜住进了皇宫之中。

    第二天一大早。

    满朝文武,便得知了王世充要登基为帝的事情。

    但敢于出言反对的,已经寥寥无几。

    因为有骨头的人,早就被王世充杀完了。

    剩下一些也是老奸巨猾之辈,亦或者懂得隐忍,默不作声,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祭祀天地之后。

    王世充改国号为郑,自称大郑皇帝。

    并且颁布圣旨,广邀天下豪杰。

    另外,他还派出亲信,携带他的亲笔书信,八百里加急,前往各地的反王地盘。

    希望大家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带兵前来洛阳,共谋天下。

    ……

    两日之后。

    身在长安的李渊,接到了王世充的来信。

    看完信之后,他也是眉头紧皱。

    在单应天称霸北方,王世充占据河南,宇文化及在江南称霸之际,他也没有闲着。

    几乎一统了太行山以西,直达玉门关的所有地区。

    先后打败了大凉王李轨和定阳王刘武周,得名将尉迟恭,以及三十多万兵马。

    另外,他还将招募了许多突厥族的士兵,得精锐骑兵十多万。

    这些人,都是为了躲避单应天的杀戮,才躲入了大隋的境内。

    再加上新招募兵马,以及原来的士兵,李渊现在也是拥兵百万。

    并且,他还得到了大兴善寺和玄都观这两大佛、道高人的支持。

    可以说,李渊已经完全拥有了称帝的实力。

    不过,因为王世充和宇文化及,都还没有称帝。

    他作为大隋的臣子,也不想当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沉思片刻,他就召集了文臣武将,以及诸多谋士,共同商议如何应对单应天。

    李建成、李世民、刘文静、裴寂、尉迟恭、李淳风、袁天罡,以及投靠过来的裴仁基等人,纷纷抵达。

    李渊将书信让众人先传看一遍。

    这才说道:“各位,觉得我们出不出兵?”

    刘文静道:“大人,下官觉得,我们理应出兵,现在的单应天,很明显是要当那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携灭多国之威,权倾天下,若我们不出兵,他定能一战而下洛阳,到时候,我们再想要打败他,可就不容易了。”

    裴寂也点头道:“不错,下官也同意出兵,不但出兵,我们还需要学习王世充,废了杨侑,大人也及时称帝,方能让三秦子弟下决心跟随大人。”

    李渊又看向了袁天罡和李淳风。

    李淳风之前被张须陀调到了身边,张须陀死后,他便返回了山西。

    后又被李世民邀请,加入了李家阵营。

    他与袁天罡,也算是北方道门的两大天骄。

    李淳风沉默片刻,道:“大人,下官曾经见过单应天本人,其人虽然深谋远虑,颇有帝王风范,但下官觉得,他绝非久居人下之辈,若是等他拿下洛阳,他也一定会废了杨广,登基称帝,所以,大人现在已经无需再对大隋抱有希望。”

    袁天罡也点头道:“下官也推演过,大人登基称帝,才是顺应天命。”

    其余人等,也纷纷进言,希望李渊早日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