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大明总宪 > 第39章 严嵩老贼

第39章 严嵩老贼

    朱载壡一脸的兴奋,而嘉靖的眉头却逐渐的紧蹙了起来。  “还请父皇提审安平侯方承裕!”  见朱载壡跪倒,黄锦也跟着朱载壡跪倒在地。  嘉靖的眼珠子一瞪,盯着黄锦厉声道:“你跪甚?”  察觉到嘉靖不悦黄锦心中一慌,赶忙苦笑道:“太子跪,臣不敢立。”  嘉靖兀自冷哼一声,没有搭理黄锦,而是带着高忠朝着午门的方向走去。  黄锦虽然没有将话直接说出口,但这帮人已经站到了朱载壡那边。  宁玦的奇装异服,在来承天门时便已然吸引了不少百姓的注意。  承天门是紫禁城南门,同样也是百姓距离紫禁城最近的地方,明初之时,百姓最远是可以深入紫禁城到午门的。  直到永乐十三年正元节,朱棣照例在午门举行鳌山大会,也就是把彩灯扎成一座小山,同时燃放烟花爆竹,狂风吹倒一盏大灯,鳌山原地变成火焰山,同时引燃了内廷跟百姓们准备的烟花爆竹,引发踩踏事故,锦衣卫指挥使马旺连同数百百姓被烧死、踏死这才禁止百姓过承天门。  而此时的外金水桥后,也已然聚集了不少的百姓。  “看这袍服是七品命官啊,怎的还自己背着箱笼?”  “这是都察院的宁秉宪,宁愿把徐部堂送的宅邸都退了住大街都要上谏弹劾,清官啊!”  “你这是听谁说的,徐部堂那是清流,清流能行贿吗?我亲戚在徐家帮工,没有的事,宅子是小阁老送的,听说宁秉宪还当面骂了一通小阁老。”  “再说了,徐部堂那可是宁秉宪的座师啊!真是名师出高徒啊!”  “呸,又是严家父子,老贼!听到这名字就烦!老天不长眼,祸害延万年啊!”  “……”  承天门上,嘉靖望着远处越聚越多的百姓,表情却是阴晴不定。  “百姓们在说什么啊。”  坐在龙椅上的嘉靖悠悠的问了一句。  高忠低头道:“禀皇爷,百姓们在骂严世蕃……”  嘉靖明显一怔。  “骂严世蕃作甚?”  “臣也不知城中何处来的流言,百姓都说那宅邸是严世蕃送的,就是为了堵宁秉宪的嘴。”  主仆二人对视一眼,脸上均是露出了一抹笑意。  嘉靖哭笑不得的笑道:“松江徐子升,果然名不虚传啊。”  嘴上这么说,视线最终却回到了宁玦身旁的箱笼上。  “不图利,那便是图名?”  自从继位以来,嘉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便是天下大势已变,天下再也找不出几个真正只图名而不为利的官吏了。  更多的则是像徐阶这般,既要名又要利的士大夫。  哪怕是宁玦只为名而来。  也足以让嘉靖另眼相待了。  只不过看着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高忠长叹了口气。  “高忠,你知道你跟张佐的区别在哪里吗?”  高忠闻言一愣。  “臣不知。”  “若张佐是你的话,是断不会让宁玦背着箱笼来到这承天门下的。”  高忠心中大骇,赶忙跪倒。  “臣该死,这便去将宁玦打杀出去。”  不待高忠站起身来,嘉靖便已倏然起身,朝着西苑的方向走去了。  “不必了,其势已成,你现在将其打杀出去,岂不是坐实了朕的昏君之名吗?”  高忠赶忙在地上叩起了头,连声道:“臣不察,使君父受谤,还请皇爷降罪。”  “朕没有怪伱,这是你性子使然。”  “谢皇爷恩泽。”  听着高忠叩头的声音,嘉靖不由得长叹了口气。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其势,夫唯不争,故无尤。”  只是嘉靖知道,高忠怕是一辈子都理解不了自己这句话中的深意。  宦官终究是宦官。  哪怕是在内书堂学的再好,其才干与朝中这些老狐狸相比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他们有的,只是在这深宫中磨炼出来的求生本能,狡诈固然狡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耳。  看似乾纲独断的天子,实则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待高忠抬起头来时,嘉靖已然消失在了承天门上,而高忠的袍服也早已被冷汗打湿。  对于宁玦,嘉靖既没有说要惩治,也没有纳其谏,就这么僵持在了承天门外。  甚至连来承天门外看热闹的百姓都没有人去阻挠。  就好像是在故意将这声势闹大一般。  承天门本就在紫禁城跟各大衙署之间,待到散班的时辰,百官挤在人群中方能离去。  尤其是严嵩父子,刚一从内阁值庐出来也必须要从人群中挤出去方能上自家的马车。  就在严世蕃护佑着自己老爹朝着马车的方向走去时,便听到了人群中有人清楚的骂了一声。  “独眼贼!”  严世蕃剩下的那一只眼睛瞪睁的溜圆,朝着人群怒斥。  “谁骂的?!反了你们了!”  严世蕃迎头怼去,人群里便又没了声音。  这外金水河聚集了几百上千号人,都在吃瓜,一时半会也找不出是谁骂的。  只有身后头发花白的严嵩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低声呵了一声。  “庆儿!休得聒噪,回家。”  严世蕃懒得跟这帮百姓计较,旋即便跟在了严嵩身后。  不料又是一声。  “一个独眼贼,一個老贼,这分宜严家祖坟是被人刨了还是被雷劈裂了?”  严世蕃听得清清楚楚,这一次绝对不止一人开口痛骂。  “爹,都这样了,还要忍吗?再忍咱们严家祖坟都快被骂裂了。”  “咱们好好的当个差,关咱们什么事啊!”  就在严世蕃行将忍无可忍之际。  严嵩咬着牙吩咐道:“闭上你的嘴,别管,别问,回家!”

    听到老爹的训斥,严世蕃这才悻悻作罢。  而在散班的翰林院诸官中,也有一个身着进士巾服的年轻人在看清楚承天门下宁玦的背影后,沉默了片刻,便朝着世德堂的方向匆匆离去。  身后的百姓越聚越多,宁玦甚至已经依稀能听到身后百姓的议论声了。  看着眼前紧闭的宫门。  宁玦的心中就好似有万马奔腾而过一般。  你这老道士怎么就跟条老泥鳅一样!  还敢再滑点吗?  都这样了,还不直接杀我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