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军令食人

    赵军的可怖模样,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安逸依然感到头皮发麻。

    这些天,安逸时常可以看到,有赵军杀死其他人,如何分尸啃食的。

    因为秦军不会对赵军主动进攻,所以,赵军也愿意在靠近秦军的地方杀人吃肉。

    毕竟,和韩王山其他地方比,靠近秦军附近,被发现的可能性会低一些。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让安逸他们经常可以看到赵军食人的事情。

    像眼前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

    安逸根本无法想象,此时的赵军,到底还有多少人性。

    赵军被围第四十天。

    白起看着韩王山,也是十分震惊。

    赵军被围已经四十天了,理论上来说,韩王山的粮食和马匹应该早就吃完了。

    可是,赵军依然还在死撑。

    不过,白起估计,赵军快到极限了。

    “王龁!”

    “上将军!”

    “向赵军喊话,让他们投降!”

    “嗨!”

    ……

    “降!”

    “降!”

    “降!”

    ……

    数十万秦军一起呐喊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长平。

    “将军,秦军在劝降了。”

    赵括听着秦军的喊话,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本来以为,这是自己成名之战,结果,让赵国四十万大军陷入绝境。

    赵括也终于想起来,曾经自己父亲和自己说过的话。

    自己父亲曾经对自己说,说自己虽然可以在战争辩论当中,赢过他,但是,自己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过于看轻战争了。

    并不适合为将,统军为国而战。

    当时,赵括还不服气,认为自己父亲是因为辩论不过自己,才这样说的。

    赵括也不理解,自己父亲,为什么要阻止自己成为赵国的大将。

    本来,赵括想通过长平之战,向自己父亲证明,他当年对自己的评价是错的。

    可是,现在,赵括知道,自己父亲没有说错,自己确实只会空谈。

    “上将军,不如我军诈降,趁秦军不备之机,突然发动攻击,或许可以突破秦军封锁啊!”

    赵庄向赵括提了一个意见。

    对于赵庄的这个意见,赵括并没有同意。

    赵括摇了摇头。

    “白起乃是名将,诈降断无可能成功。”

    “我军还有多少可战之人?”

    “上将军,我军目前只剩十余万人了,可战之人不过五万。”

    随着粮食,马匹的减少,燃料的短缺,对赵军杀伤最大的,便是疾病和饥饿。

    在上一次突围失败以后,赵军每天因为病饿而死的人,便有数千。

    至于伤员,根本没有活下来的可能。

    如今,韩王山的赵军人数,只有最开始被包围时的一半了。

    可是,就算如此,秦军依然没有撤围。

    而是,继续以主力包围着赵军。

    不过,因为赵军人数越来越少,秦军得以从包围赵军的军队当中,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加强到了百里石长城和故关一线。

    可以说,如今的百里石长城和故关一线的秦军数量,已经超过了赵胜和廉颇带领的赵国援军。

    赵国援军不但无法对赵括进行救援,反而还面临着可能被秦军歼灭的危险。

    廉颇不得不在八天前,率领赵国援军后撤。

    而秦军在驱逐了赵国援军以后,依然将大量兵力留守在百里石长城,故关一线。

    彻底断绝了赵军最后那一点飘渺的希望。

    “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剩余粮食仅够全军一日之用了。”

    “传令下去,挖出尸体为食,拆毁营垒点火。”

    “上将军!”

    听到赵括下达这样的命令,赵庄也是大吃一惊。

    尽管说,这些天,赵军吃人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可是,表面上,赵军依然维持着不能吃人的命令。

    赵军吃人的时候,也会找一些隐蔽的角落,而不是光明正大的吃人。

    可现在,赵括下达了挖掘尸体的命令,这其实就已经是明确了让赵军吃人了。

    之前赵军吃人,属于无奈,是放在台面下的事情,就算将来曝光了,只要死不承认,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可是,当吃人的命令从赵括嘴里说出来的时候,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有命令吃人,那是军令,不从者,便是违抗军令。

    以后事发,也不能说赵军什么,毕竟人家是遵守军令。

    可是,这也代表,赵括的名声彻底完了。

    就算赵括接下来把赵军带出绝境,那么事后,赵国也容不下赵括。

    不要说赵国,天下诸国,赵括恐怕都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了。

    因为公然食人这种命令,足够让赵括彻底失去被任用的可能。

    “将军!”

    “赵庄,去执行吧,让将士们休养几日,我将带领将士们进行最后一次冲杀。”

    “嗨!”

    ……

    “上将军,赵军未降,而且,赵军营垒又升起了炊烟。”

    白起皱了皱眉头。

    按理来说,赵军被围已经有四十天了,粮食耗尽,援军断绝。

    这种时候还不降?

    而且,赵军营垒还出现了炊烟。

    这时候,赵军还有粮食吗?

    难道……

    “王龁,你立刻从各处,调动三万弓弩手,八万步军,增补到小东仓河河谷一线。”

    “上将军,你的意思是说,赵军还会突围?”

    “是!”

    白起已经意识到,赵军恐怕不会投降了。

    赵军既然开始光明正大的吃人肉,那么,就意味着,赵军已经准备做最后的拼死一搏了。

    白起很清楚,赵军接下来的突围 将是赵军最后一次突围,但是,也将是赵军最凶猛的一次。

    只要这次可以将赵军压制住,那么,被包围的赵军,将再也没有攻击的能力。

    但,白起也知道,此时的赵军已经彻底进入了绝境,赵军接下来的突围,将是赵军的绝命搏杀。

    打了几十年仗,杀敌不知凡几的白起,也不知道,为了求一条活路的赵军,可以爆发出多少战斗力。

    因为,在此之前,白起也没有面对过这种情况。

    而白起增加小东仓河河谷一线的兵力,是因为,那个方向,是赵军唯一的突围方向。

    对于被围的赵军来说,他们唯一的生路只有一条。

    那便是击破秦军在小东仓河河谷的防线,和大粮山取得联系。

    只要赵军可以抵达大粮山,便可以获得补给。

    大粮山的补给,足够赵军再坚持许久了。

    而对于秦国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赵军抵达大粮山。

    尽管,如今的情况,就算赵军残余就算抵达大粮山,秦军依然可以将赵军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