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桐走过周府的每寸土地,回忆着年轻的点点滴滴,那些快乐能牢记一辈子。

    “母亲,如今府里一切都好吧?您跟父亲的身体都没事吧!”

    “我们都是老毛病,没有什么大问题,你放心吧!”

    “你跟皇上怎么样?皇上如今治理朝政越来越顺手了,以后一定是个明君。”

    “有哥哥他们辅佐旸昊,我还是很放心的,就是听说边疆开始动乱起来。”

    柳语棠闻言十分担忧,这样岂不是要打仗了,这都多少年没战乱了。

    “那要打仗了吗?派谁过去能行呀!”

    “我也不清楚,只听旸昊说若当地卫兵抵挡不了,就要发动战争了。”

    嘉桐对旸昊的处境有些担忧,现在朝政还未完全把持住,外面又有强敌虎视眈眈。

    数十年没有用兵打仗了,现在都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将军。

    旸昊非常忧虑把十万将士交到谁手里,生怕他们会白白葬送将士的性命。

    若是没有合适的将领,边境该如何驱赶强敌,幸好如今只是农耕季节。

    那些游牧民族不会在此时过来烧杀掠夺,他们只等着在收获的季节抢夺果实。

    “皇上是打算通过武举招募能力出众的将领吗,这倒是个好主意!”

    柳语棠立刻想到了去年武举的关窍,她当时还纳闷为何突然开始武举呢!

    “现在开始着重培养武将人才了,军营每月都要进行武演。”

    “哎呀,边境的那些外族蛮子实在令人愤恨,我们势必要给他们个狠狠的教训。”

    柳语棠满脸都是对外族入侵的愤怒,在没有其他选择下,只能出兵征讨了。

    嘉桐眉头带着轻微的忧虑,若是出兵征讨对大元朝也是个很大的开销负担。

    “母亲,您不必担心这些,我们大元定然会把蛮子打的再也不敢靠近半步。”

    “那鹤轩如今担任武官,他到时候也要上前线吧,这还挺危险的。”

    柳语棠想到鹤轩以后要上战场,心里就有些担心,虽说对这个孙子感情不多,

    到底也是周家的嫡长孙。

    她还想着把雅芙嫁给鹤轩呢,上战场实在太危险了,刀剑无眼呀!

    “母亲,鹤轩跟哥哥一样出色优秀,并且有当将军的想法,我们应该给他们广阔的天地发挥才能。”

    “那也不一定要上战场发挥,你哥做朝廷文官也很好呀!”

    “母亲,你问过哥哥和鹤轩的想法吗?他们若是真有此意就会跟旸昊提了。”

    柳语棠闻言蔫蔫的长叹口气,嘉桐见状不解的问她怎么了。

    “你外祖父去世前说希望把雅芙许配给鹤轩,我正打算今日跟你哥提呢!”

    “听闻你说鹤轩可能上战场,不知道我哥和雅芙还愿不愿意结亲。”

    嘉桐没想到母亲答应柳家此事,她拧眉不满的说:

    “我哥和父亲都不喜柳家,您怎么能私自答应外祖父这种事情呀!”

    “没办法,这是你外祖父临终遗愿,我想让他开心的走,何况雅芙是个好姑娘,她容貌气度都是一等一的。”

    “就算雅芙再怎么好,也得问过父亲和哥哥的意见,若是他们不同意说什么都没用。”

    “本来想着借寿辰把雅芙接府里住段时间,好让他们两个熟悉认识,只要孩子们愿意,你父亲他们就不会反对了。”

    嘉桐对柳家的人也没什么好印象,柳家人爱慕虚荣,势利眼,只知道攀比。

    “母亲,你赶紧用鹤轩要上战场的事回绝了柳家吧,我真觉得柳家的亲事不妥。”

    嘉桐是周家的人,自然为周家着想,周母是柳家的女儿自然为柳家着想。

    柳语棠不想把心里那点小心思说出来,她想让柳家扒上周家的这棵大树。

    “我先跟柳家提下鹤轩的事吧,若是他们不介意,便说明是真心想结亲的。”

    嘉桐见她对柳家这门亲事还没死心,只能暗暗叹气,母亲的脑子是个糊涂的。

    反正此事没有父亲他们同意也成不了,于是也不再劝导她了。

    柳语棠的寿辰刚过,朝廷就收到了边疆密信,那边的探子发现外族联合结盟了。

    平日互不打扰的游牧头领凑到一起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旸昊紧急召集了内阁大臣商议此事,外族蛮人兵强马壮,他们若是联合攻打大元,恐怕会爆发持久的战争了。

    “皇上,不如先派使臣前去议和,可以提议和亲,或许能平息战争?”

    “大元久未经历战争,我们的将士对战怕是不占优势,何况免田税三年,国库并不算丰盈。”

    旸昊本来内心是主张打仗的,他认为面对强敌入侵只有武力才能震慑他们。

    但听闻内阁大臣的分析,似乎战争给国家不少负担,还会增添许多伤亡。

    他不由得凝眉看向舅舅周锴问:“周大人,你怎么想的,我们先派使臣去求和吗?”

    “臣以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外族蛮子恐怕不会接受我们的求和,他们对边境地域三番五次的骚扰没有收到惩戒,还从中尝到了甜头。”

    “只怕是觉得大元是纸老虎,求和会让他们狮子大开口,提出很多过分条件。”

    其他大臣见周锴这么说就没再反驳了,周锴说的也是事实,众人只等着皇上自己做决定。

    旸昊听闻周锴的言论,深以为然的点头表示认同:

    “朕认为不能姑息外族蛮子的嚣张气焰,应该给他们个狠狠的教训。”

    “众爱卿,你们觉得谁有能力担任大将军率兵北征呢,谁可以服众呢?”

    几位大臣互相对视了眼,都想不出特别出众的人,毕竟都没上过战场。

    若是举荐的人是个庸才,不仅会葬送士兵的性命,还会影响大元根基,谁也不想背负这个骂名。

    旸昊见他们沉默不说话,他也暗暗叹气感到头疼,实在没什么可用之人。

    兵部尚书许大人年迈致仕了,许宁远的父亲许之威现为兵部侍郎。

    虽说许家是武将出身,但到了许之威这里越来越轻武重文,听说他爱读圣贤书!

    兵部尚书现由原兵部侍郎严慕华升任了,听闻他喜爱研读兵法。

    旸昊想来想去把他纳入了人选,打算再挑两个地方都指挥使当副将。

    “想来想去只有严尚书比较合适,另外要选两个副将辅佐他,你们有什么人举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