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庆余年2:范闲回京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两道圣旨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两道圣旨

    “其一,陛下以京察后官员短缺为由,命郑子石大人权知杭州府尹。”

    “其二,陛下已经答应了裁撤内库转运司,并在两江市易司设置内库转运经历司的请求。”

    “中使已经到了杭州,不日就会在郑大人的陪同下,来到安阳县宣旨。”

    王启年一口气说完,蹲在角落里,拍着胸口大喘气起来。

    而在院子当中,刘宪听着王启年的话,猛然愣住了。

    郑子石权知杭州府尹?

    裁撤内库转运司?

    在这小半个月内,这位小范大人到底背着自己做了多少事?

    他下意识地看向范闲,却见范闲也在笑眯眯地看着他:“刘大人,时候到了。”

    刘宪自然知道,范闲说的时候,是指执行救助翠带河百姓的计划。

    聪明如他,怎么会看不出来王启年带来的这两则消息对计划的有利影响。

    郑子石权知杭州府尹,也就是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掌管杭州府,只是因为才做了同知,没办法直接升为府尹,这才在前边加了个权字,表暂且之意。

    然而事实上,有范闲作为靠山,只要郑子石不犯大错,一年之后将那个权字去掉,是板上钉钉的事。

    这意味着,府衙方面针对患了“鬼吃魂”怪病的百姓的救治、拨款、安置,将不再有任何的阻碍。

    而另一则消息,陛下同意裁撤内库转运司,则给这件事落下了最后一锤。

    裁撤内库转运司,意味着范闲在这一节胜过了长公主、二皇子、秦家甚至七大路的总督们,至少在那些司库们看来,是这样的。

    如此一来,范闲提出让司库们赡养换了“鬼吃魂”怪病的百姓,受到的推诿、对抗,就会低到谷底。

    “刘大人?”

    范闲的手在刘宪眼前晃了晃,叫醒了出神的刘宪。

    “啊……”

    惊醒过来的刘宪下意识发出了声音,而后用怪异的目光看着范闲:“小范大人,下官有些好奇,前些日子的邸报上,还都是对你请求裁撤内库转运司的抨击之词,怎么才几天功夫,陛下就同意了裁撤?”

    “就算是陛下,也不能忽视群臣的意见吧?”

    刘宪问这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疑惑。

    却见范闲笑笑,很是随意地道:“其实道理很简单,群臣的意见变了。”

    “群臣的意见……变了?”刘宪依旧有些不理解范闲的话。

    “是。”

    范闲点了点头,坐在石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就在这份圣旨从京都发出的前一日,七大路的总督,一同上书同意裁撤内库转运司。”

    “哦对了,还有京都的舒芜、我父亲等诸位部堂高官。”

    嘶……

    听到范闲的话,刘宪倒吸了一口凉气。

    舒芜、范建等人倒还罢了,都是与范闲相熟的官员,但七大路的总督……

    当今陛下继位之后,将天下分为七大路,每一路下辖数州之地,由一位总督总览军政财权,譬如杭州、泉州等就属于江南路,而苏州、扬州就属于江北路。

    这个总督,可不是那种所谓的水师总督、步兵总督能比的。

    这七位总督,虽然因为坐镇地方,不常出现在朝堂诸公的口中,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线实权人物。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彻头彻尾的皇党!

    也因为这七位总督的存在,庆帝才能常年坐镇京都,遥控地方。

    “小范大人……是怎么说服这七位的?”

    刘宪心中的疑惑愈深。

    却见范闲抬头看了他一眼:“说服?我为何要说服他们,七位皇党,我怎么说服?”

    “只不过是陛下和他们打了个招呼罢了。”

    语毕,范闲轻轻啜了一口茶。

    “陛下和他们打了个招呼?”

    刘宪眼睛微微张大,脑海中有电流闪过,一瞬间恍然大悟。

    “下官明白了,裁撤内库转运司是大人与陛下早就商议好的!”

    说出这句话后,刘宪目露骇然,看向范闲。

    原来,这位小范大人在离京之前,就已经做了这么多准备!

    他早就与陛下商议好了裁撤内库转运司,眼下将这个消息放出来,不过是能利益最大化,让翠带河计划变得容易执行一些。

    有那七位总督和一众皇党的上书,再加上范党、清流的附和,长公主、二皇子、秦家,自然就是少数派了。

    “刘大人果然够聪明。”

    范闲朝着刘宪微微颔首,抬手道:“一起品品茶歇一歇,等到中使的旨意到了,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刘宪眉头一抖,在范闲对面坐了下来。

    他明白范闲说的硬仗,是指让司库们接受赡养患了“鬼吃魂”的百姓。

    虽然在范闲的设计下,阻碍已经少了很多,不表示这场仗,就容易打了!

    ……

    黄昏,中使的马车踩着夕阳的尾巴,走进了安江县。

    范闲没有托大,在城门口接了旨。

    当然,除了表示自己没有远在江南就不尊皇权之外,他还有其他的用意——

    这个时节,正是司库们下值回家的时间,三三两两的司库正在边聊天,边通过城门进入城中。

    中使到来,自然得封锁道路,也顺利地将所有的司库都聚集在了此处。

    不出范闲所料,司库们在听到裁撤内库转运司,在两江市易司设置内库转运经历司的旨意之后,都变得有些茫然,下意识地朝自己看来。

    上次马楷背信弃义的事后,范闲平日里在三大坊也注重与司库们交流,已然成了众司库心中,新的靠山。

    望见一众司库的目光,范闲心中一动,朝着中使小江公公微笑道:“小江公公一路南下辛苦,范某已经在城中酒楼置办了席面为公公接风洗尘,请公公务必赏光。”

    这位小江公公,正是侯公公的干儿子,多次明里暗里对范闲示好的那位。

    听到范闲的话,他自然不会拒绝,笑着拱拱手:“那就……劳烦小范大人了。”

    “公公客气。”

    范闲拱手回礼,而后道:“不过范某有个不情之请,这些司库先生都是内库中人,裁撤内库转运司与他们息息相关,不知这次宴席,可否带着他们?”

    “公公放心,酒楼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