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庆余年2:范闲回京 > 第五百三十三章 偏殿中的谈话与冲突

第五百三十三章 偏殿中的谈话与冲突

    后殿当中,檀香袅袅。

    庆帝啜了一口提神的茶汤,将手中的情报递向侯公公:“张正伦有这份胆色,倒真有些出乎朕的意料。”

    情报是侯公公手下的探子送来的,具呈了张正伦提剑闯枢密院、宫前直接弹劾秦家父子的事。

    侯公公早已看过上面的字,恭敬地接过情报,没有说话。

    庆帝沉默片刻,伸出两根手指点了点侯公公手中的情报。

    “告诉姚公公,无论是谁问他这件事,都可以如实回答,包括秦家。”

    “奴才这就去办。”侯公公将情报揣了起来,恭敬地退出了后殿。

    后殿仅剩庆帝一人,他目光落在袅袅的檀香上,给人一股高深莫测的味道。

    半晌后,侯公公返回,回禀事情已经办好。

    “若是张正伦能挺过这一劫,朕可以许他一个定州抚边使的位子。”

    庆帝嘴角带笑,伸手要过那份情报投进烛台。

    而此时,偏殿中。

    秦恒匆匆返回,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焦急。

    他冷冷看了范闲一眼,朝着老爷子附耳道:“父亲,张正伦拿了咱们安插人手的书信,叩宫门告状!”

    秦老爷子眼皮微微跳动,旋即恢复正常。

    “倒是小瞧他了。”老爷子抿了一口茶,目光隐讳地看着范闲。

    倒不知这句话是在评价范闲还是张正伦。

    二人说话间,和秦恒一前一后出门的东宫长史也走了进来,朝太子耳语起来。

    太子的脸色骤变,朝秦老爷子望了过来。

    显然,他知道了张正伦叩宫一事。

    紧接着,三三两两的各派官员进进出出,很快便将这则消息传遍了整个偏殿。

    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范闲身上,对他这一手釜底抽薪佩服得紧。

    也有些人注意着秦老爷子与太子,想看这二位准备如何应对范闲这场谋划。

    “父亲?”秦恒有些六神无主。

    秦老爷子想了想,对儿子道:“这事你我不适合出面,找曲向东来。”

    曲向东,枢密院右副使,秦家铁杆嫡系。

    秦恒听了父亲的吩咐,连忙将此人叫了过来。

    “曲大人,你以枢密院出事为由请求离开朝会,无论用什么办法,务必阻止张正伦入宫。”

    秦老爷子眯眼吩咐着。

    曲向东恭敬应答,而后疑惑道:“老爷子,陛下肯放人吗?”

    “这消息既然能到我们嘴里,陛下定然是愿意放人的。”秦老爷子的话语十分笃定。

    曲向东心中稍定,再次行礼后朝着殿外而去。

    果然,在说明情由后,值守的姚公公称庆帝早有吩咐,直接带着他出了宫。

    偏殿内,林若甫不知何时来到了范闲身边。

    与范闲互相见过礼后,他在椅子上坐定,状若无意地开口问道:“有把握吗?”

    “岳父大人觉得,陛下肯对秦家下狠手吗?”

    范闲面色平静,反问林若甫。

    林若甫想了想,摇头道:“军方、枢密院,还离不开秦家。”

    “既然陛下不可能对秦家下狠手,那范闲就有把握了。”

    范闲咧嘴,笑得十分灿烂。

    林若甫眉头微皱,想不明白范闲的底气从何而来。

    他声音压低了几分,看向范闲:“陛下放了曲向东出宫,张正伦很有可能会死。”

    说这话的时候,林若甫的面容有些狰狞。

    显然,他认为范闲走了一步奇臭无比的棋。

    范闲的神色随之严肃起来,长舒了口气,反问道:“志向被埋没、儿子被杀,岳父觉得张大人还有活下去的想法?”

    林若甫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霍然起身:“随我来!”

    范闲站起来,乖巧地随着林若甫到了偏殿角落。

    林若甫回头看了一眼满殿官员,见离自己与范闲偏远,看着范闲冷声道:“告诉我,你怎么想的?”

    “难不成你要用张正伦的命,在陛下心中种下秦家跋扈的种子?!”

    林若甫的话里,颇有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官场有官场的规矩,用盟友的命来换取胜利,在这条路上走不长。

    范闲轻笑,伸出四根手指头,放在了林若甫眼前。

    林若甫不解,疑惑地看着范闲。

    “足足四次,”范闲声音中带着冷意,一字一句说道:“自从我送回去张吉的遗体后,张大人自尽了四次。若非我早安排了监察院人手在张府,老人家已经与儿子同赴黄泉了!”

    “岳父觉得,这样一个一心求死的人拜托我帮忙复仇,我能拒绝吗?”

    林若甫默然,板着脸不知在想些什么。

    范闲继续开口:“我还可以告诉岳父,张大人上次自尽是在三日前,服了西胡烈毒丸,我集结监察院三处所有师兄,也只能让他的生命延续三日。”

    “今天,是最后一日!”

    林若甫脸色微变,眯眼道:“也就是说,即使秦家今日不动手,张正伦也会死?”

    范闲点点头,不再答话。

    林若甫沉默良久,重重地叹了口气,拍拍范闲的肩膀,往偏殿中间走去。

    范闲迈步跟上,依旧是一副乖顺的样子。

    行至一半,一道人影横插了过来,堵在了范闲面前。

    林若甫回头看了一眼,自顾自地走了。

    拦路的是秦恒,他眼底带着冷笑:“小范大人累得满朝文武听了两个时辰废话,最后的杀手锏竟然寄托在一个废物身上。”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依旧被周围一些官员听到,人群中顿时出现了几道压抑的轻笑声,显然来自秦家的铁杆嫡系。

    范闲淡淡扫了秦恒一眼,嘴角一翘:“张大人前些日子为我讲述了他的经历,我特意以此为依据做了首诗,今日这番场景,诵出来倒挺合适。”

    范闲一句话,顿时让在场的官员耳朵支棱了起来。

    世人皆知,范闲是天下当之无愧的诗神,只是自那次宴会后便不再作诗。

    此时骤然听闻范闲有新作问世,众人都想第一时间知晓内容。

    “三十年来论天下,笔居气肯休,忍看小丑成新贵,怒上殿前再出手,一折参尽佞人恶,黄泉何处不碰头。”

    哗——

    范闲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尽皆哗然。

    这诗,显然是抬高张正伦,将秦家父子贬低为‘小丑’!

    最后两句,更是透出一股不死不休的气势,与张正伦抱册叩宫暗合。

    可以想见,以范闲的才名,这首诗必然流传千古,而秦家父子,也必将随着这首词成为人人唾骂的佞人!

    秦恒一张俊秀的脸,霎时变得十分难看。